周易序卦中大自然的始基不包括什么(易经序卦传解释)
周易中八个挂象各代表大自然的哪些东西?
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出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 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之寓意,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周易》的源头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
"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之义,依照古书记录载入,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代,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式和方法上,好象是专门讨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事实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式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金科玉律,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推算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怎样治国到老百姓怎样处世做人等等,皆有详细的论述,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周易》是我国预测推算学、信息科学的源头与基础。《周易》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不但系统地记录载入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和医学方面体现出来的、潜藏的、以及过去、此刻和未来的信息,同时还有预测推算信息的宝贵方法。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推算信息的方式方法的发明,正所谓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平时生活中遇见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推算的科学方法,预测推算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相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是依据数的阴阳和随机性,推断事物凶吉的书。
普通人看不懂,但也没很有必要去钻研它。我也曾经看过(老师推荐的),但是看了2遍还是不能领悟。简直不知所云。周易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它集天文、数学、兵法、治国方略、做人处世、道德修养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一体,是一本锻炼人思维的好书。很多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借助它成功的。我想当年的马克、恩克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也看过它。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周易的内容高度概括而已。
在古时,科学很落后,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能解析,为此就出了<周易>学说。
简单地说,
1、易本是算命的,
2、但到了周易,孔子大体上是从哲理方面解释易,固然此解释同时还可适合使用于占卜,但周易列为经书,只因其蕴含全面的哲理。
3、周易不能作为占卜的书,因孔子只从哲理理解易,基本没有关于占卜的论述。后世的占卜,是从易中的最基本定理重新创造的,基本与周易无联系。
4、哲理适合使用于每个人,但以周易用于占却不可能有实践意义,
5、占卜者依然把周易列为占经是因周易还没有把易的基本原理抛弃,而其他易经已失传了。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作用与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用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招引着人们在各个范畴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点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中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这样的结果进行高度汇总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密切相关的。
《周易》是中国古代—部指点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一、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二、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三、卦:由阳爻和阴爻依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四、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亦称经卦或单卦。
五、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亦称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己一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亦称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周易的应用
《周易》是以八卦为主体,以六十四卦为经书,以信息预测推算而享誉驰名,以有宝贵的科学价值而流传至今,用其深奥的科学理论而为世人所注重和重视,用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而为世人所钦佩和崇尚。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一无二的超前预测推算、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不但有预测推算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使铜钱电磁场和人身的电磁场相通。天下之事无不从心动,心动信息则发,正是:心诚则灵,善意者算之,非善意算则难应验也。历史证明,人类假如没有对各种信息进行预测推算的方式方法,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于是,掌握信息科学是改造世界,战胜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的《周易》研究已由理论研究,一步步地转向了应用研究;立足研究,狠抓应用。此刻把研究《周易》同现代科学结合在一直的人愈来愈多,应用成果也愈来愈多。如气象、体育、医学、优生、经营管理等生活的各方面,皆有新的突破和可喜的成就。可以断定,《周易》的应用,将对我国科学事业的促进,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周易》这个伟大而神秘的学科,在二十一世纪,必将被更加的多的能人志士所揭示,也必将在人类的发展中得到更加宽广的应用,一个认识《周易》、运用《周易》、发展《周易》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周易》,必将照亮全球,成为世界的骄傲。
《周易》讲的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易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性都是独特的。远古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其中的《连山》和《归藏》据说已经失传了,我们讲的《易经》,通常指的都是《周易》。
《周易》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多数:一是经文,即: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分为《上经》和《下经》,象征阴阳。《上经》三十卦,象征阳;《下经》三十四卦,象征阴。一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二是传文,是对经文的解释,称为《十翼》,即:《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哲学书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对中华文化作用与影响巨大,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农业等富饶的知识,古代人们最开始是用它来预测推算国家大事的,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从中汲取智慧,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易学文化。现代的计算机二进位制,就是德国科学家依据周易的阴阳理论而发明的。
何谓“易”,《周易正义》云:“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叠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难道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的意思。”
简单容易的说,易就是“变化”之义。易有三层含义:简易、变易、不易,简易指的是世间万物最简单最根本的规律,变易指的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规律,不易指的是世间万物各自定位而不能变更的规律,三者其实也就是说阐述的都是世间万物演变的规律。《周易》就是讲述世间万物演变规律的哲学书籍。
易经八卦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乾 肺
兑 大肠 ,乾兑属金,互为表里,分阴阳
离 心、小肠(心包、三焦),属火,分别是阴火阳火,互为表里
震 胆
巽 肝,震巽为木,分阴阳,肝胆互为表里
坎 肾、膀胱,属水,阴水阳水,互为表里
艮 胃
坤 脾,艮坤为土,脾胃分阴阳,互为表里
脏为阴,腑为阳
大约如此
谁告知我《易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具体一点!
概述:《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厚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汇总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时候是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根本上而言,《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推算,而《易经》便是汇总这几个预测推算的规律理论的书。
请问六十四卦中最后一卦是什么卦。
选:A。未济
B。家人是第三十七卦
C。明夷是第三十六卦
D。归妹是第五十四卦
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 有什么含义?
易经六十四卦第63卦 水火既济(既济卦)盛极将衰。象曰:金榜以上题姓名,不负当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庆,一切谋望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坎)相叠。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 倒火势,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经;济,成也。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但终将发生变 故。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白话】《既济卦》象征成功:此时功德完满,连柔小者都亨通顺利,能够起到好作用的坚守正道;开始时是吉祥的,但如有不慎,终久必致使混乱。 未济,《易经》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以未能渡过河为喻,阐明“物不可穷”的道理。 未济卦是既济的综卦,下坎上离,离为火、坎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润,两两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阴三阳,两两相应,有同舟共济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阴差阳错,若“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小狐过河尾向上舒,可刚要到河边尾巴就被沾湿了,没有过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结,还要向前发展。 大体的可以百度一下,想知道仔细点就买书来自己专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