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易经由多少卦多少爻组成(易经如何看每个卦的每个爻)

风水大全 国学 01-24

一:易经共有爻辞多少条?原因有哪些

已经共有64卦,384爻,当然爻辞也要384条。

二:问《易经》六十四卦的卦爻, 有几爻?

共64卦,每卦6爻。64*6=384爻。

三:。。。的结构和作用与影响时,说道整部《易经》有多少爻!

这个问题问得是时候,由于我大概上周刚好自己推画过。易经共有64卦,每卦6爻,64*6=384爻。其中阴爻阳爻各半,各为192爻。我亲自推画64卦后细数验证过,详细见下图,图中红色为阳,黑色为阴,图中字的颜色也如此。双击图片可放大看。

四:整部易经有几个爻

就阴阳两个爻。不过阴爻和阳爻组合的卦象就多了(无穷),绝对不止64卦,不过呢这64卦被付与了意义。

五:易经64卦384爻故事的介绍

《易经64卦384爻故事》是201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赤蓉 。

六:博学者请进来!!

【名】

古时候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change〗

古时候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pinationbook〗

《周易》的简称〖theBookofChanges〗

《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的意思,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序》

本之易。——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易》之八像(《易经》中用八种符号(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界中的现象)

古时候占卜官名〖pinationofficer〗

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土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礼记》

卜筮之象,古时候以示吉凶祸福〖pinationimage〗

卜易、谈星、看相…晚生都略知道一二。——《儒林外史》

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oneofingering〗

论王夫之以礼释易的解释向度

作者: 梅珍生 信息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梅珍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430077)

摘要:《周易外传》是王夫之的第一部易学著作,其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立于易简以知险阻”的人生哲学。王夫之认为,人生的忧危险阻并非一定就是某种不可预期的重大变故,相反,它通常包含在日常的言笑之中,包含在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许中。《易》作为礼的起源,它的六十四卦中,有九卦之德与礼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反映了礼“以常待忧患”的性质,也展现了《易》之变与礼之常的统一,而“惟衣裳可以配乾坤”则揭示了易象与礼象的同一。

关键词:易传;礼;王夫之;德礼;忧患意识

《周易外传》是王夫之的第一部易学著作,其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立于易简以知险阻”的人生哲学。作为一本哲学意味很浓的书,过去人们对该书关系到的传统哲学命题的改造,对宋明理学的清理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较多的揭示,而对它关系到人生险阻的礼学问题却被人们长时间地忽视。目前,仅见业师萧汉明先生的《船山易学研究》,⓵对此略有涉猎。本文以此乃出发点,拟对王夫之此书中的以礼释易的倾向作一勾勒。

一、“因《易》以生礼”的源流论

在王夫之看来,易与礼之间的联系是十分亲密的。在讨论易与礼之间关系时,王夫之追溯了周王朝的基础,认为 “周以礼立国,而道肇于《易》。”⓶总之周礼的各种原则,是包含在《周易》中的,《易》是礼的起源。在历史上,将《易》与礼联系起来,而不是王夫之的创见,这是先秦时代就有的一种看法。当晋侯派韩宣子去鲁国行聘礼时,韩宣子观《易象》与《春秋》,就曾慨然称许 “周礼尽在鲁矣。”⓷同样,在《易传》中,以礼释易的解释倾向也时有所见。王夫之在《易》与礼之间关系方面的创见,在于他对《易》为礼的起源作了新的论证,并认为以礼释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易与礼之间有着一种普遍理与具体应用的关系。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在把古时候学术分为六大类的同时,对各自的内涵及其关系作了区分,认为“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在此,刘歆提出了《易》在六经中居主导地位,且为五常之道的本原的看法。汉代学者陆贾在《新书》中认为,“先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的意思,夫妇之道,长幼之序。”则明确地将《易》作为礼的内在依据,揭示无余。

王夫之在明清之际这个“天崩地解”的时代,根据“推故而别致其新”的时代要求,对《易》作为礼的本原,作出了新的论证。first of all,从时间上看,易、礼两者起源约略相同,“礼之兴也于中古,易之兴也亦于中古”。⓸这种相同产生的时间,使得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共同地规划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礼的精神。其次,因为“圣人之教,有常有变”⓹,礼乐与《易》分别展现了圣人之教的两种特性,即常与变的统一。因而,它们是相互依存,相得以彰的,但这两者又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从的。《易》是根本,礼则受《易》支配,是《易》所派生的文化形态。王夫之明确地称“《易》与礼相得以章,而因《易》以生礼。故周以礼立国,而道肇于《易》。”⓺其三,《易》之所以能包括礼的种种原则,在于“易兼常变,礼维贞常。”⓻《易》作为“弥纶天地之道”的书,自然涵盖了礼的基本原则。在王夫之看来,礼是《易》中三才之道具体而微的人道原则的表现。尽管“时有常变,数有吉凶”,但是,圣人对于世事的常变两型,总能“于常治变,于变有常,夫乃与时偕行,以待忧患。而其大用,则莫若以礼。”⓼凭借礼以待忧患,表明了《易》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与礼是相同的,但在范围上有宽窄的区别。但不出《易》的范畴。《易》作为道的大全,是普遍的,是礼的普通的原则,礼的精神含蕴其中;礼则是具体的,《易》所揭示的吉凶,在人事方面的展现,与礼的节度相同。所以,王夫之认为“《易》全用而无择,礼慎用而有则。礼合天经地纬以备人事之吉凶,而于《易》则不敢泰然尽用之,于是而九卦之德著焉。”⓽从礼方面看,违礼或应礼是人生举动吉凶的源泉,但吉凶在《易》中除了来自人间的举止因素之外,更有自然的、非人为的各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它囊括了世间的一切吉凶及其根源,而礼的吉凶则纯为对人事仪则违顺的反映。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九卦之德与礼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反映了礼“以常待忧患”的方面,也展现了《易》之变与礼之常的统一。

在《周易外传》中,王夫之沿着《系辞下》的思路,深入地剖析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所反映的礼学精神,认为它们是“圣人以之实其情,酌其理,束其筋骸以强固,通其气以聪明”⓾的工具,也是教导人们依礼而守正的卦。王夫之认为九卦之德的共同特点,就是再现了《易》中“反常以尽变,常立而变不出其范围”⑪的礼学内容。

履卦涉乎忧危在于六三阴爻“失位以间乎阳”⑫,使履卦在六十四卦中,再现的人道凶吉至为忧危。对此,履卦昭示的君子之德为“君子以涉于忧危而用为德基,犯难而不失其常,亦反求其本而已矣。”[13]在世事纷繁前面,反求其本是避开人生险阻的本质办法,这便是履卦之德。履作为“德之基”就展现在“初、二之刚实而无冀乎物情之应者以为之基”[14],总之履卦的初、二两爻皆阳,但却无求于外物,对外物无求的纯素本性,决定了外物也不可能来惊扰自己一身,心怀坦荡,又不求外物,就能够在“行乎不得已而有履”[15]的情形下,“犯难而不失其常”,泰然处之。由于无求外物,就能够在平时生活中避开参与对人生有限资源的争夺,相反,在外物惊扰自己一身之际,却可以将自己一身的情形公之于众,“在心为‘素’,在道为‘坦’”[16],可以排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就的种种猜疑。用公开的 “诚”,将一切因强求外物而召致忧患排除殆尽。在人际交往中,忧危险阻并非是一种不可预期的重大变故,其实也就是说,它就包含在平凡的言笑之中,包含在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许中,所谓“险阻生于言笑,德怨报以怀来。”[17]对这种平时生活中的险阻,要达到“履虎尾,不咥人”的有惊无险的平安,除了以宽容的胸怀、消弥招致外物反感的言笑之机外,是不会有更好方法的。特别是当人们一旦以谦退的态度对待外物时,我与他者的凶险关系将发生改变,一方面是客观情势将向有利本人的方向发展,另一边是“物之悍戾者亦恻怛而消其险。”[18]从自我对他者的关系改变的过程看,履虎尾而不咥人,并不源于猛虎的恩赐,而是“实自求之祥”[19],可能带来的一种结果。因而履卦作为德之基,主要展现在“初与二,无求者也”的身上,无求于他者,而反求自己,在反省中调适人与我的关系。

“是故谨于衣裳袺襘,慎于男女饮食来定其志,则取诸履。”[20]履的礼学意义,是要求人们在平时生活的庸言谨行中对礼的原则的践履。特别是自《易传》中对忧患意识的阐发,将九卦之德作为消解忧患的手段以来,《易》的礼学原则,更为人们所注目。履卦的《象》传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对此两语,近代学者张洪之曾称,“象传两语,可括《仪礼》全书。礼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防患也。”[21]上下之辨,之因此可以概括《仪礼》全书,在于它关乎个体各自的位与德,也是人们谨守各自的职分与修养德业的依据,礼正所谓通过尊卑上下原则来使社会中的众多个体各安其分的。司马光在对“辨上下”的阐释中,称“履者,人之所履也。民生有欲,喜进务得而不可厌者也,不以礼节之,则贪侈无穷。是故先王作,为礼以治之,使尊卑自等,长幼有伦,紧接着上下各安其分,而无觊觎之心,此先王制世御俗之方也。”[22]假如说履卦的象辞所阐明是“辨上下”的尊卑原则,那么,是《序卦》所阐明的则是履卦对礼的践履原则。《序卦》称:“物畜紧接着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这就明确地将履与礼对应起来,《荀子》称“礼者人之所履也”,也正强调了礼的践履原则。

履卦初九的“素履,往无咎”,为人们对礼的践履原则提供了解释的文本根据。宋代学者胡瑗在其《周易口义》中对《易》中的礼学原则的揭示,就是以此乃基础的。他称“礼以质素为本。往则践而行之之谓。”清代学者李士珍则称:“素,无饰也。履道之始,无位之地,外不求应,内不失正,素位而行,无假缘饰。礼曰,甘受和,白受采。初之素,礼之本也。”[23]王夫之在强调履卦所昭示的礼的践履原则时,则着力批判了老庄的类型退婴式的逃跑主义,认为世间所谓以道消“履虎尾”之凶、或以数驭“虎”之凶的机变之士,其实也就是说他们“浮游于二气之间,而行不碾地”,“绝地而离乎人”[24]是不可能真正“履虎尾”的,“履虎尾”作为身处忧患的代表象征,与那些对人生漠不相关而自逃其难的退婴主义者、醉者是无缘的,于是他们也就难以体察到“履虎尾”这样的人生忧患的艰辛。

谦卦之德,在王夫之的视野中,主要取《象传》的“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之意,即对多者进行节制,增益寡者,使其文彩焕燃,“执平施之柄,则取诸谦。”[25]《系辞下》抽象的“德之柄”,在王夫之那里被还原成了人事法度的平施之柄。这种“平”符合谦的原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朱子所称:“人多见得在己者高,在人者卑,谦则损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使是平也。”[26]此处的“平”就是自我贬损,也就是谦卦初六的《象》所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这种卑以自牧与《礼记》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的精神是相通的。今人高亨对谦卦所概括的“地卑而山高,地中有山,是内高而外卑。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皆是内高外卑,是以卦名曰谦”,则全方位地揭示了谦谦君子在才、德、功、名、位等方面,对表现自我价值的节制。这种自我贬损正与“人道恶盈而好谦”[27]的社会期望相一致,也与庸人的社会尺度相一致。但是,这种“平”的方式主要取决于君子的德性,它是一种以牲牺本人的所得或抑制自己高出平均水准的德性来与世俗达到同一水平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这是有德性的人通过自愿让渡本人的所得而赢得社会整体的公平的方式,这种“平”虽与社会大都人的期许相符,但却不适宜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特别是当有德者们将这种与自我德性相一致的裒多益寡方式推行到全社会范围时,就出现“削其多者以授寡者”[28]的平均主义式的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对“多者”的侵害,人为地造就新的不公,必然致使因多而被剥夺者的怨愤。从自我方面来看,这种自我的贬损、抑制,若放在社会分配中,明知却故意地对他人的分配多于自己,这种方式就是个人对自己做了不公正的事。而这类事情只有那些谦虚知足的人才肯做,它是无法作为一条普遍规定而期望所有的社会成员遵奉的。

在王夫之看来,在行动上要做到符合礼的精神,但在财富的分配中又不丢弃本人的所得,最理想的施平方案是增益社会的总体财富,并不是以剥夺一部人而补救另一些人,所谓“平不平者,惟概施而无择,将不期平而自平。”[29]这种社会福利的整体改进方案,是以承认既存的多寡差别为前提,并指望通过消除绝对贫困而保证全社会福祉的增进,它实施的策略是“寡者益焉,多者裒焉,有余之所增与不足之所补,齐等而并厚,乐施之而不敢任酌量之权。”[30]将酌量之权悬置,让看得见的调节之手给一切人,不管是寡者还是多者都带来福音。这种平等是基于一切人所共有的生存条件的改善,让人们都得到基本生存保障的提高。但是,这种基本生存条件的平等,必须有社会财富的增添作其后盾的,否则,欲使全体社会成员生存的平均水准共同提高的愿望,只可可以成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画饼。在这里,王夫之实际上是将对多者的现状的承认,而且亦给予与少者相同的补助,看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办法。尽管他看见了这种“概施无择”也许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即一方面是加剧了多者与寡者的鸿沟,另一边是使寡者在享受福祉的同时出现新的心理不平衡。所以,他期望在“概施而无择”的公平原则实施过程中,“多者不能承受而所受者寡,寡者可以取盈而所受多,听其自取,而无所生其恩怨。”[31]但是,这种听其自取,且又希望多者在这种君子普降甘霖的“概施”中,能自觉做到“所受者寡”,则又回到了对多者的道德期望上来了,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裒益者”所实行的厌足之道,在生活之中与大都人对追求财富的本性相距甚远。相反,人们对于货贿之事,无不是孜孜以求的。所以,王夫之又清醒地看见,谦德作为“持物之长短而操其生死”的方式,是对待小人不得已的工具。尽管它是为了“调物情之险阻”,使公平作为一种理念使大都人受惠,但它又无疑地带上了“以迎人之好,邀鬼之福”的阴谋之术的意味,德性便被贬作了“身涉于乱世之末流,不得已而以谦为亨”[32]的处世策略。

对于谦卦的“裒多益寡”的解释,王夫之固然在卦中的解释与《系辞下》的解释中,都关系到了“调物情之险阻”的分配原则,但他前后解释的依据并不完全一致。在谦卦中,他对“裒多”解释为给“多者示裒”,是一种“有余之所增”的积极行为,这与《象传》的原意恰为相反。但在《系辞下》中,他又回到了《象传》的礼学思路上来,以礼的原则进行分配[33],对多者进行限制,所谓“裒多以为节,益其寡以为文”[34],同样,《系辞》中对“谦,德之柄也”的解释,则要求“执平施之柄”[35],这又明显地与谦卦中“乐施之而不敢任酌量之权”[36]的作法是相矛盾的,而这种矛盾展现了“圣人示平道焉以消其不平”方式上的差别。假如说在谦卦中,王夫之认识到“调物情之险阻”的忧患时,社会中只有两种类型的道德人格,即君子与小人,君子对于“有余之所增”的小人,与“不足之所补”的小人,一并予以财货上的增益,展现了君子对待小人的博大胸怀的话,那么,在《系辞》中,王夫之要求依礼对多者进行节制,给予处于社会弱势的寡者的关怀,使他们也能沾染礼乐文明的光辉“以为文”,则是一种以礼为德的解释思路,他根据礼的限制性原则,使得“圣人执平施之柄,裒多益寡”具有其合法性。即使依礼而执“平”也并非是完全平均,而仅是使“寡者”的活法略有比较得体的表现而已,它的前提依然是以等级的区别需要为根据的。实际上,在传统社会中,依礼的等级而分配、消费,对社会心理可以取到平衡作用。这就正如《荀子·荣辱》所称:“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个体所占有的资源多少,只要与社会各阶层的礼相符就能够做到心安理得的。

复卦所拥有的礼学功能是“别嫌明微,克己而辨于其细”。[37]因为复卦是阳一而阴五之卦,“阳一故微,阴五故危。”[38]这是说复卦所显示的忧患,在于 “一阳居内而为性,在性而具天则,而性为礼。五阴居外而为形,由形以交物状,而形为‘己’。”这样,一阳与众阴之间,构成了少以驭多,贵内而贱外的格局,但一阳与五阴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心存戒惧的交往,阴与阳之间,惟恐相犯。若从形性方面看,一阳代表的是内在的性,也其实就是礼,而五阴代表的外在的形,是个体的血肉之躯。因为形质的本我,与人的本性相对立,作为礼(即本性)的对立面,它常常要随外在条件而改变,因而,“克己”即规约六二爻以上的众阴,就是以礼来约形,克己以复礼,就是要返回到与天俱生的本性上来。在王夫之看来,“人之初生,与天俱生,以天具人之理也。……凝其初生之理而为‘复礼’。”[39] “复礼”从根源的意义上讲,表现为“复以为知”的道德自觉,而人作为天地之心,其道德自觉取决于“不息之诚,生于一念之复”[40],这样,复卦既为外在规范意义上的“小而辨于物”的礼,提供别嫌疑、决是非的先验依据,又为人性的自我完善规划了“不远复”的反省路线。

贞常不变是礼的主要特性,但是,若一味地贞常并且容易走向礼的反面,变作失礼。《礼记·礼器》中称:“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41]《乐记》中强调“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在王夫之看来,这种依时而变礼的精神,是取法于恒卦的。恒卦显示的忧患正所谓“时”,“恒者,咎之徒也。非恒以致咎,其时咎也。”[42]在这种凶咎之时,“体道者安其故常而不能调静躁之气”[43],既有个体认识的缘故,也有时代风雷激荡的缘故。但人们若仅在形式上“安其故常”,以给自己的行为是在守礼,而不能在根源层面上“体天地贞常之道,敦圣人不息之诚”[44],那么这种恒的形式恰恰不能保证礼的长存,由于历史的辩证法常常与个别的人愿望相反,守恒之道在于“非恒也而后可以恒,恒者且不恒矣。”[45]一切恒常之物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不管是情、势、位均是如此。所以,王夫之清醒地看见,“情不可救,势不可因,位不可怙。怙其位以保其虽然,故恒四跃马关弓而禽终不获,恒初陆沈隐蔽而贞以孤危。”[46]这种从恒四爻与初爻的恃有常位却一无所获中,可见“立不易之方”的礼虽然重要,但若“恃之以终在”,以之为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则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样,礼取之于恒的,就不但是“天尊地卑,雷出风入之规矩”,相反,它主要汲取的是“巧者天地圣人之所以恒”[47]的变的智力,也其实就是《彖传》所明示的“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在凶咎之时,能以非恒而求其恒的态度处世,就能做到“涉于杂乱而酌情理以不拂于人心”。[48]礼只有做到不拂于人心,才能展现出“管乎人情”、“偩天地之情”[49]的特点,只有这种本乎性情的礼,才具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50]的功能。

损卦的礼学意蕴,在《系辞下》中被解释为“损,德之修也。”而修德是通过对自我的自由意志的抑制来实现的,即《象传》所云:“君子以惩忿窒欲。”王夫之认为“柔以惩忿,刚以窒欲,三自反以待横逆”,[51]这种克己的态度就是损卦所含蕴的礼学精神。在王夫之看来,惩忿与窒欲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个体情感感情存在忿的发动与欲的鼓动。君子用“损”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立身处世,所需惩忿的忿是已处于爆发之际,“忿非爆发,不可得而惩也;用之于‘窒欲’,而欲非已滥,不可得而窒也。”[52]要是没有忿已爆,欲已滥这种特别规定的条件,“若夫性情之本正者,固不得而迁,不可得而替也”[53],更是万万不可以对它不加区别地惩窒了。对于何谓不可惩窒的正常感情,王夫之主要列举了两种表现性的那种,一种是“大勇浩然,敢抗王侯”的“性主阴以用壮”的激情爆发,它们似忿但绝非一般的忿,而是一种慎重考虑的、系统的反抗,它针对的对象是特别规定的暴政或异族的入侵;另一种是“好乐无荒,相思辗转”的对异性的正常渴慕。这两种性情发动的正当的形式,是不容惩窒的,它们是人所拥有的“清明之嗜欲,强固之气质”[54],是人生有意义生活的必要条件。假如说惩忿窒欲是通过个体修德的方式来达到“损以远害”[55]的目的,那么,王夫之以为取之于《损》卦的“三自反以待横逆”的态度,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礼所固有的要求。孟子在考察“三自反以待横逆”时,先于王夫之作为了具体的阐发。在《离娄下》中,孟子根据“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礼学对待原则,设想了“三自反以待横逆”的人生境遇。假若有人待我以蛮横或忤逆,一个君子的正确反应应该是反躬自问:“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56]并不是勃然大怒,经过反躬自问,自认给自己的行为符合仁的精神、礼的要求时,就再想一想这种横逆是否导源于自我行为的不忠,“三自反”就是从仁、礼、忠三个方面来对人我关系所作的系统反思。若这三个方面均做得无所欠缺,我们就有理由确定“横逆”是凭空来自作为对象的妄人的无知,并不是作为主体的自我道德的缺陷。正所谓在这种“自反”过程中,人既抑制了非理性的暴怒,又展现出了优雅的礼乐教养。

在社会生活之中,真正符合礼的精神的作法是既有讲究的是齐一的,也有容许异制的。《礼记·王制》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后易其宜。”[57]这里强调因地制宜、依从民性是礼的重要出发点。《礼运》中称礼之不同,是圣王顺从民情的最终,“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58]《礼器》中强调“礼之大经”为必举其定国之数,也就是“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同样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并认为“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59],恰恰是一种非礼之举。这几个强调礼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展现出形式的多样性,王夫之认为是源自益卦的启示。益卦所展现出的“因时制宜,如雷风之捷用而条理不穷”[60]的精神正所谓为礼所实行。益卦所展现的忧患在于“匮而不给之患。”[61]王夫之比较了自然界(阴阳)以及圣人对待万物的态度,认为“阴阳与万物为功而不同忧;圣人与万物同忧而因以为功”,因而对于万物匮乏带来的忧患,阴阳是无须思虑,且也不能思虑的、不计较的。圣人则不然,在“博施忘己”的时刻,就离不开万物。对于有限的财物,尽管可以“以义制我而不保己以贪其利”,但圣人在损己往益的过程中,必然只能“节宜五行而斟酌用之”,才可以使天财地产与阴阳的造作相配。

困卦之德则为礼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的论证。王夫之根据《象传》所言:“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重点探讨了守礼“致命”的必要性。他认为:“人之有生,天命之也,生者,德之成也,而亦福之事也。”[62]这样,个体的人所秉承的阴阳二气,在承之为器、遇之为时的时刻,就会展现出胸襟的大小、与时的通达方面的差别。这种客观的时、器方面的差别,表此刻个体承受的德与福形态上花样百出,这样,人的生存感受就会展现出“或胜于德而不胜于福,或胜于福而不胜于德”,[63]其实就是有德的人,他的活法未必是幸福美好,相反,有福的人,又未必有德。在个人遇不遇即个人能否实现自己一身价值的问题上,历史的机遇展现出了非常大的偶然性,“有时俭于德而侈于福,有时俭于福而侈于德”[64],自个的道德水准与个人承受的命运常常展现出了不对称的情况。“如是者,有余、不足,皆非人所能强。非人所能强,听命之自然,是用其所至者为所致。则君子之于困也,因之而已。”[65]从卦象上看,困表现为刚为柔所掩,刚的境遇是“不胜于器而俭于时”[66],推之到人事上,是君子为小人所掩,处此穷厄委顿之世,君子除守礼而行,“知而处之以愚”[67]而外,又有什么更好的走出困境办法呢?!孔颖达的《周易正义》称:“处困而能自通,必是履正体大之人,能济于困,紧接着得吉而‘无咎’。”[68]总之,守礼并不必然地使我们成为免于穷厄困顿的君子,但要走出人生的困境,却不得不守礼。

井卦之于礼的启示,就在于《象传》所说的“井养而不穷”,井以水井养人,似人以德施人。所以,王夫之认为井昭示于人的是“挹之于此,注之于彼,施敬于人而不孤恃其洁清。”[69]这里,他既揭示了挹此注彼的礼物的流动性。作为“施敬于人”的表现形式的礼物或交往,多数是在同类之间进行的,所谓“天下之能加于我者,皆其同类者也。天下之与我异类者,皆其不能加我者也。同类而同情,则性正而情交;异类而异情,则先难而后易;同类则异情,则貌德而衷刑。”[70]礼的施报往来,人际良好的感情互动都是以相同的文化意识为标准的。异类之间的交往,之所以会是“先难而后易”,在于要使他们感受到异类文化的熏陶,不拒斥王道的泽被,通常要经历一个由难到易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要由本能的抗拒,到被动的感受,最后才达到自觉的追求。承认异类异情者可以泽被王道教化,就不会“孤恃其洁清”,拒人于千里,展现出了礼的和合乐群精神。相反,若自恃洁清,对于“贪僿庸菲废弃之子”,“鄙为木石,无使有自致之薄长,则沦没澌萎,卒以抑菀而不永其生”[71],就会使天下尫废天刑之子,无法存养于世间,这就会使社会整体的精神风格面貌展现出为废弃无用的人所充斥。其实也就是说天下之所以“弃人”遍地,不正所谓在上者实行“孤恃其洁清”的弃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