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三僚杨公廖氏风水堂(三僚杨公风水)

风水大全 国学 02-23

赣南四大堪舆祖师是哪四人?

后人尊称----杨(救贫)、曾(文辿)、赖(布衣)、廖(金精)为风水形派赣南四大祖师。

赖布衣

---原名赖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6年间),九岁即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后受奸臣秦桧陷害,长期处于流落生涯中。赖布衣的足迹几乎踏遍祖国大地,凭着精湛的堪舆理论于与技术,一路怜贫救苦,助弱抗强,留下了很多神话般的传说,“风水大师”的名声不胫而走。、广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堪定选址。传说赖布衣所著《青乌序》刚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经100多年后传给了,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又有传说孙中山先生的祖坟也是赖布衣堪定的。后来赖布衣看破红尘,遁隐山林,长与青山白云为伴,不见其踪。赖布衣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一。赖布衣故乡的“布衣祠”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前来瞻仰的同胞络绎不绝。传世有《催官篇》等。

杨救贫

--- 风水地理堪舆祖师- 杨救贫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生于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三月初八日戌时。

出身清贫,为官清廉的杨筠松,虽身为朝廷命官,但视富贵荣华为过眼烟云,无感恋栈,而心系山川风水,一旦投身其间,则如鱼得水,流连忘返。于是,终于弃官为民,远离京都,回到南方,以他专长的风水地理术行于世。他平素自奉甚俭,而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民间极其崇敬,有口皆碑,世人叫作(救贫先生)。

在堪舆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杨救贫力主因地制宜,因形择穴,观察龙脉,剖析地势、方位,从而择定阴宅、阳宅的最佳伅置,渐渐演变发展壮大成为风水地理的(形法理论),世称(形势派)、(峦体派)或(江西派)(也叫(赣)派),被后世堪舆界尊为(江西派)风水地理祖师,享有相当高的声誉。这个学派源远流长,迄至于今。海峡两岸、港澳和东南亚等地,自称杨救贫若干代传人的,大有人在。

曾文辿

---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缝舆,号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于唐大中甲戌岁(854),卒于梁贞明三年丙子岁(916),享年63岁。其父曾德富。兄文遄、弟文迪,文辿排行第2。曾公幼习诗书,熟究天文经书,黄庭内经诸书。隐居雩都黄龙寺时,缘遇杨公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鸟,遂得堪舆大道。

后梁贞明丙子年,曾公与诸徒袁州万载觐丘山(今江西宜春万载县),肖形五牛饮水穴,穴结池心,授指谓子徒曰:“吾死葬此,切记”。时值腊月,果卒。诸徒如命安厝。命其地曰:“曾仙塘”。后经数年,其徒于豫章江西南昌复见文辿师,惊其未逝,之后遂启其冢,果空棺,始知文辿师尸解,真成地仙矣。著《寻龙记·八分歌》俩卷行世。

后人尊杨(救贫)、曾(文辿)、赖(布衣)、廖(金精)为风水形派四大祖师。

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开基祖,也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杨救贫云游天下,本无意驻足,但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定居。

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此处地方不错,就告知师傅杨救贫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地方,假如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救贫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他告知曾文辿说:“这里果然是我们堪舆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儿,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廖金精

---廖金精名瑀,字伯玉,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据说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

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爸爸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中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

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对联“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就暗寓了这个故事。廖瑀著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

三僚村的代表人物

三僚村作为中国风水文化发祥地,中国风水学的杨、曾、廖、赖四大祖师中的前三位都是出自三僚,而赖布衣也是从三僚继承衣钵。此外很多历史上的名人如文天祥、海瑞也和三僚有密切联系,现将三僚主要历史文化名人作一个简单介绍: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救贫,是杨家第一27世志能的第4子,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生于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三月初八日戌时。他有两个儿子名为:杨郎、杨影。杨救贫是宋朝大将军杨六郎的曾祖父——节选自《贵州省天柱县通鉴》。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筠松,民间称他为“救贫仙人”。唐代窦州人(即今广东信宜),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过虔州,隐居兴国三僚村,著《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等风水经典著作,收徒授业,将中国宫庭御用的风水术散播民间,大行于世,为民造福,被人们尊称为“救贫仙人”。赣州城址系杨救贫亲自选定,唐天祐三年(公元九○六年),建城后从赣州返回三僚村途中,被人毒害,死在于都寒信峡药口坝,享年六十七岁

杨救贫在三僚村定居期间,为兴、于、宁、赣一带的百姓堪定阴阳宅址,为人排忧解难,遍阅赣南的名山大川的并 且,先后收曾文辿、廖金精、刘江东等弟子,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广传民间。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世代相传到现在,赣南堪舆学派继承了杨救贫重形势、重龙脉的论理精髓,被称为“形势派”或“赣派”。杨筠松被尊称为中国风水学的开山鼻祖师

曾文辿:字继舆,号逸真,兴国县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原居于都县曲洋,由于战乱隐居于都黄檀寺读书,偶遇杨公,唔谈之后,为杨公学问倾倒,追随杨公学习风水术,成为杨公的首位衣钵弟子。杨公云游天下,无意在某地驻足,曾公却要为子孙选择一块世居之地,把师傅引到了三僚村定居。曾公追随杨公二十来个年头,著有《阴阳问答》、《寻龙记》、《八分歌》等书传世,后世尊其为“地仙”,列为中国风水学的第2祖师。杨公仙逝后,曾公随后返回赣州,按师父遗言,说服卢光稠在赣州十字街头开井,磨车湾安水臼,制煞卢王。曾公为防卢氏报复,携弟子远走他乡,后隐居于万载县西山

廖瑀:字伯禹,号“金精山人”,原居宁都东山坝,追随杨公学习风水术,随杨公迁居三僚,成为兴国县三僚村廖氏开基祖。著有《怀玉经》、《一盏灯》等书,后世尊为风水第3祖师

赖布衣:原名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人称赖布衣。相传为今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宋徽宗年间,自幼入三僚村随曾文辿学习风水术,曾文辿以女妻之。曾任国师,后受奸臣陷害,流落民间,足迹踏及全国,以风水术扶危济困,助弱抗强,留下了很多神话般的传说,广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堪定选址,著有《催官篇》一书传世,后世尊为中国风水第4祖师

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廖瑀后裔。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欲卜寿陵,久不得吉壤,永乐七年(1409年),仁孝皇后未葬,礼部尚书赵珝引均卿至昌平,寻县东黄土山最吉,立癸山丁向。成祖车驾即日临视,封为天寿山,授均卿为钦天监灵台博士。自成祖起,以后诸帝除景帝外,均陵于天寿山系。明成祖赐给廖均卿一把扇子,亲题御诗:

“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

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因廖均卿喜吃糯米饭,在三僚村廖氏叫作“糯饭公”, 到现在每一年清明节后有一个糯饭公节祭祀他。其墓为其自己择地所建,下山虎形,列为县级文物保护旧有的地址。著有《廖均卿行程记》一书行世

廖文政:廖均卿之孙,明代嘉靖十五年,在朝庭举行的一次全国风水术士的考试中,荣获第1名崭露头角, 奉诏迁造仁宗朱高炽墓——献陵有功,先后授钦天监博士、钦天监员外郎中主事、登士佐郎等职。嘉靖18年,廖文政奉旨治理黄河,任治河钦差,驻凤阳府,征发安徽、河南民工三万人,劳累三年,根治了二省水患,功成荣故故里,著《文政公实录》一书行世

廖胜概: 廖文政从孙,字景庵,号菊泉。才大如海, 嘉靖间,同祖文政奉诏迁造献陵有功,授钦天监博士。返乡后海内巨公多不远千里来聘,成为一代名师,与时任兴国县令的海瑞过从甚密,有诗文往来

曾从政:曾文辿之后,号少潭,明永乐四年,奉旨钦取相造皇太后寿陵,并度京都形势,敕授钦天监博士、进五品灵台郎,给假还乡,御赐额匾文:“开口名师”。后再度奉诏入京,相度故宫与参与修复长城工程,故于任所,御赐“精明地理”,碑额金榜,遣太监护送灵柩还乡,葬于三僚松籁桥

曾邦旻:字寅甫,号罗三,三僚村曾屋人。明代嘉靖丙申年(1536年),诏入京,相造寿宫,授钦天监博士,九年功成,进阶正七品。皇帝赠邦旻南归圣旨匾文:“江西曾氏子,学识谁能比,腹隐青囊经,眼明雌右礼,呼山山即应,喝水水旋止,事成伟矣哉,功亦在乎耳,别无赠南归,斯言作表记。”其墓为鲤鱼形,位于三僚圩口鱼形嵊

曾永章:号焕卿,奉诏赴北京昌平州相度皇陵,明景福已亥敕授钦天监漏刻博士兼掌天文科。其侄曾国瑞随同前往,敕授钦天监博士候用,后授钦天监漏刻博士,未任而卒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公元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科举状元。文天祥与三僚村渊源甚深,曾为三僚廖氏家谱作序,相传三僚廖氏杨公祠的签文为其亲书。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回三僚村招兵,并在廖氏祠堂“无蚊祠”内留下亲书墨迹

海瑞:字刚峰,明代海南琼州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海瑞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二月至四十三年十月出任兴国县令。海瑞治兴期间,与三僚风水国师廖景庵(号菊泉)过从甚密,结为方外之交。廖景庵刻印祖父相造皇陵经过的《文政公太实录》一书时,海瑞亲为廖文政像题写了像赞。海瑞离兴时,留下赠别廖菊泉诗曰:“此夜殷勤话知己,明朝帆影带云流”

red 均时期,彭德怀曾经率红三部落在三僚村打过仗。1931年春,毛某亲自起草过“赤化龙聚三都宣传大纲”,筹划red 均解放三僚村的战略战术。朱德在第3次反“围剿”期间,在三僚村内主持召开过群众大会

廖氏风水属哪门派

廖氏风水,肇自风水祖师杨筠松之徒廖瑀(号精金),后来廖瑀后裔在江西三僚繁衍,以风水之术行天下,北京明十三陵的风水就是明代三僚廖氏风水大师廖均卿勘择的。

三僚村的兵灾纪录

三僚村自唐末杨公定居以来,代代名师云集,华厦巨屋,蔚然可观。从清代三僚村二姓族谱中古村图,可以略窥一二。三僚村庄建筑的破坏,着重是清初以来的三次兵灾 就是村口的罗经石,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由于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恰似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三僚村仍保留了不少古时候风水建筑作品,如章罡土、七星池、龟蛇会、石拱桥、虎形祠、狗形祠、蛇形猫眼祠、靠壁天井侧面祠、石仙宫等以及大量宋、元、明、清古墓如人形山、海螺形古墓群、卧虎形墓、猛虎跳墙形墓、寅时葬而卯时发、凤形墓等典型的明清墓葬风格。

据曾氏古族谱《僚溪文丛》记录载入,“八景”乃当年杨公亲自命名,他对弟子曾公说:“僚溪虽僻,而山水尤其的好,乘兴可登眠弓峻岭,健步盘遨独石谗岩,赏南林之晚翠, 观东谷之朝云,览西山之晚照,听北浦之渔歌,临汾水龙潭而寄遐思, 卧盘龙珠石以悟玄奥,耕南亩以滋食,吸龙泉而烹茶,余生得无穷之乐,可谓知足,而死无憾矣” 唐朝末年风水大师杨救贫定居三僚授徒传业开始,三僚产生了很多风水先生,踏勘风水的足迹上至皇家陵园,下至平民宅第,形成了风水学说的形势一派,在江西、广东、福建乃至东南亚一带具有广泛作用与影响,在潮汕一带犹负盛名。宋朝以来,仅廖氏就有上百人在潮汕相地,其中出名的地师有宋朝廖月山、廖子安、元朝的廖国玉、明朝的廖炳章、廖胜概、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等七人,在当地留下大量的建筑风水,三僚人叫作“七廖下潮汕”,到现在在三僚仍然有“未到潮汕不出师”的讲法。随着潮汕人不断拓展海外的生存空间,三僚的风水声名远播港台和东南亚一带。诚然,最为三僚人感到骄傲的,应属明朝廖均卿等三僚地师勘择的明十三陵。即使如此,在地师们世代居住的三僚村,也留下了他们许很多多的风水实践杰作。

2013年9月,中国风水家协会命名三僚村为“中国十大风水宝地”,中国风协做主的人高占全授牌。第3届中国风水文化节将在这儿举行。 三僚村每一年有四次庙会,为菩萨唱戏酬神。三僚在七十年代以前,村内自己有戏班,八十年代后,戏班解散了,便从外地请戏班唱戏,唱戏时村民呼朋引友观看,热闹非凡。三僚庙会情况大体如下:

杨公戏:旧历正月,是风水先生为答谢杨救贫祖师保佑他们一年中买卖兴旺举行的娱乐活动,唱戏时间一般为十几天,最多可达一个多月,取决于风水先生还愿资金多寡情况。曾氏、廖氏杨公庙会的时间、地点都不一致,故杨公庙会在三僚的时间很长。不过乡村唱戏常常在下午四点才开始,表演到深夜,游客不容易遇见

福主戏:福主是村庄的坊神,三僚曾氏、廖氏的坊神不一致。廖氏的福主戏在旧历二月,曾氏的福主戏在旧历十月,福主戏时间长短也取决于化缘情况,一般可以达到10天左右

真君戏:真君即许旌扬,水神,民间称其为许真君,每一年的农历八月是旱季,唱真君戏有求水神保佑下雨之义,时间大概是十天

华陀戏:三僚村供奉药神华陀,每一年四月,为华陀唱戏还愿,感谢他保佑村民健健康康

此外,三僚还有的地方神明,如关帝、老官、三太子等,过去每一年在固定时间会为他们举行庙会,但已经渐渐少了,只剩下上述四种比较正常进行。固然庙会仍每一年照常进行,但赴庙会的信徒、观众渐渐稀少了 三僚村的宗教文化比较丰富,庵堂庙宇比较多,现有大小祠庙10余座,其中有专人住守的有6处,有沙弥2名、斋公(未出家的守庙人)3名、尼姑3名、童子6人(其中童男5人,童女1人),合计宗教人员14人。现将三僚村内的主要祠庙和供奉的菩萨介绍如下:

曾氏杨公祠:位于三僚村诚真希望小学旁,新建。二进,前厅供奉着樟木雕刻的杨公和曾公真身像,后厅供奉曾氏村的坊神三尊。房屋为砖混结构,殿宇式,单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门面为花岗岩雕刻,由广东何益波先生捐建。前殿墙上镶有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为三僚曾氏历史上的国师、明师和皇帝的诏书等史料。曾氏杨公祠是游客到三僚的主要参看法,有专人管理。相传风水先生出师的罗盘,要放在杨公祠的神案上供奉才有灵气,故每一年有大量风水先生到杨公祠内祭祀供奉

廖氏杨公祠:位于三僚廖屋村内,旧屋重修,殿宇式建筑,占地约80平方米,墙上悬挂着木质的廖屋历代国师、明师匾。供奉杨公、廖公、廖氏福主、老官、华陀等五尊菩萨。杨公和廖公菩萨都是近10年内新雕刻而成,体积较小。以碑坊代替门,香客可以自由出入,没有专人管理,因为往来不方便等原因,香火逊于曾氏杨公祠

东华寺:位于三僚村石下村小组境内,距圩街5华里。东华寺原址在庙子岭上,毁于民国年间,1985年恢复时,固然沿用了寺名,但却是在山下一处普通民房内立香火,土木结构,坐东朝西,供奉佛教的如来佛、弥勒佛等菩萨,大殿有一副对联曰:“油来释伽其实就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 老诞李尔其实就是道君乃为道教之中”,东华寺地处偏僻,游人甚少

北斗庵:位于三僚村后龙山竹背村小组的范畴内,一进村即可以看到山顶一片毛竹林中露出的红瓦白墙,但距三僚圩约有五华里的距离。古寺因“文革”荒芜,1991年5月重修,外门楣写着“北斗寺”三个大字,内门楣则是“清风明月”四字。大殿有两副对联:佛可以成但要放下屠刀去 福亦能赐必须把出善心来。寺内供奉的是佛教如来、观音、弥勒等佛像,驻寺的是一位老年女尼。三僚村有一句赞叹村里四大特色的歇后语:“北斗庵的钟——响。”钟声可以震荡十里三僚

南箕寺:位于三僚圩南面5里廖屋的一座山坳里,由于山坳地形如筲箕而得名。相传宋代已有小寺,的寺庙乃清代咸丰年间建,初时为尼姑庵堂,后演变为佛寺。1987年重修。为一殿三间。周围无人家,比较僻静,有水田数丘,守庙人以耕田为主

西竺寺:位于三僚村西边通往黄岭的山道旁边,与九尾杉隔一段田相望。原寺毁于“文革”,2003年冬天重修,也是一殿三间,砖木结构。供奉佛教诸菩萨,有一位居士驻守。相传西竺寺过去殿宇宏伟,香火鼎盛

观音寺:位于三僚村排上小组的金凤山下观音岩前,曾用寺名金凤寺,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寺殿堂分为上下二幢,下幢为清代建筑,原驻女尼。上幢为新建,用殿堂将观音岩洞口盖住,现住沙弥。新年还新建了戏台和观音殿,观音寺供奉佛教如来、观音等菩萨神像,相传观音像求子甚灵,香火较为旺盛。观音寺前有简易村道通到祖背水库大坝上,长1、5公里

水阁寺:位于三僚圩北侧河边,原寺建筑宏伟,民国年间被火焚毁,在原址旁边修复。一殿式,寺内供奉的是坊神、水神,没有人驻守

关帝庙:位于三僚曾屋土围内,一殿式小庙,供奉关公菩萨

真君祠:位于三僚村石下村小组境内,楼阁式小庙,没有专人驻守,供奉许真君像,每一年夏秋之季,村民要抬许真君像游村求雨 三僚村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风水文化村,村内有大量的风水建筑。但因为民国8年、民国34年的战火和“文革”的破坏,对村内的风水建筑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现存风水建筑数量有限,还need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发掘、整理甚至去恢复。三僚村现存的风水建筑重点分为祠堂、陵墓及其他一些建筑,我们将其中主要建筑分类介绍:

祠堂:三僚村二大姓氏的宗祠,都已被毁,廖氏宗祠正在恢复。房派小祠多数存在。三僚的祠堂不拘格局大小,在堪舆风水角度都进行了认真的讲究,大都能成为风水术的教材

我们将其中一些典型作一个简单介绍:

1。兰溪堂: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也叫作侧面虎形,壬山丙向,天井水出丁口,丁向开院门。祠前有一个反弓刀形水池。祠建于明朝中叶,原来三房俱发,人丁兴盛,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改动了朝向,丁财忽衰,几乎绝了二房,在清嘉庆年间再修时,刻意立了禁碑,不许后代再改朝向

2。蛇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是曾氏一间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后龙是一条蜿蜒的山梁,祠堂正好座落在山梁落穴处。祠堂后坡用石块摆成蛇鳞形,状如蛇颈。祠堂院门开在右侧,门口有一堵墙挡着,绕道而入,是一道狭长的曲廊。院墙不高,但院内一堵照墙很高,把祠堂大门挡得很严实。院内祠堂门前开了一口半月池。整个祠堂造型低矮、曲仄。到处都不对称,院子一边大小,房子一边大小,连房沿都是一边大小,屋后的墙角都是一边方一边圆。堂内香炉摆法也怪,神案上一个香炉,神案下一座香炉。这座精心设计而处处别扭的祠堂确实耐人寻味。这是一个下山蛇形,壬山丙向兼亥巳,穴点在蛇的七寸,院门丙方正所谓蛇口,壬山丙向兼子

相传做这个祠堂的地理先生姓廖,是他们的母舅。用罗盘分金,共五房,其母问兄长, 那一房好?那个时候回答说都好。晚上,私下告诉其姐妹说,好在二房,差在四房。其母要兄长改变风水,由于四房孝顺,二房忤逆。后来其兄通过改变房子结构,做成蛇形,让风水好四房绝二房。后来二房发现了蹊跷,向舅舅求情,舅舅点拨他在地下放一个香炉祭祖,二房于是也可以看到天光,后代不能够绝香烟

3。维庆堂(狗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大门甲山庚向兼卯酉,侧门壬山丙向兼子午。整个房屋依照狗的特点进行设计,门大,窗大,祠内的神案牌位不是安在祠中间,而是安在祠内北边角落,祠的后门亦不是开在后面,而是开在房屋的前侧,开在狗耳的具体位置上,祠的前面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狗食盆。狗形祠属曾氏三房

4。若文堂:位于三僚老圩南面曾氏老屋,属曾氏三房的房厅,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下天井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挂壁天井大门未开,只在屋角开一侧门,据说开大门会绝长房,不开大门开侧门,房房皆利。长房很盛,有800多丁,祠堂是明朝时曾乔世做的,叫“翻肚鲤鱼形”。这祠堂的门数次遭雷击,这又有一个讲究,叫雷越打,鲤鱼籽越多。由于一打雷,鲤鱼便产卵。祠堂是坤艮兼辛乙向,辛丑分金,甲方开门,出子午口,卯水上堂,对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开大门,正面假如开门朝不了山峰,而侧面开门是一个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国师曾罗三、曾永章都是出在这个祠堂

5。九鳅落窠: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间房厅,厅主乔新公。相传按九鳅落窠形设计坤山艮向兼申壬,人丁兴盛,九鳅落窠,意思是建在盛产泥鳅的水田里。之后的日子,另一房建乌鸦落阳堂制煞它,由于乌鸦喜欢飞到田里吃泥鳅,乔新公在堂后建了一个鸟铳形,对付屋后的乌鸦

6。乌鸦落阳: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间房厅,建于乾隆癸酉年,堂主是庄阳公。相传由于“九鳅落窠”祠建成后,人丁非常兴盛,故庄阳公建祠时,按“鸟鸦落阳”设计了这个房厅,此堂为丁山癸向,为了克制前面“九鳅落窠”堂,设计了这个乌鸦泊田的形状,在祠内安放了一个踏米的舂,每一天一上一下地踏米,像乌鸦低头啄食泥鳅的形状。民国三十四年被火烧毁

陵墓:三僚村坟墓比较多,宋明时代的古墓数量也很大,其中不缺风水讲究的精品

1。侧面虎形:位于三僚村阳背垴枫树下,是宋代曾姓的玉屏公(又叫吾道公)之墓,他是文辿公第一8代,相传虎形墓这个位置,属另一房所有,墓对面建了三房的狗形祠后。人丁兴盛,对吾道公一房压力很大,吾道公用本人的生命换到这个位置,造了虎形墓,压倒了狗形祠。 墓碑文如下:“宋十八世祖曾玉屏太公墓, 葬阳坳枫树下骑龙穴虎形申山寅向庚甲,庚寅分金。皇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岁五月吉日重修。(联曰)石淳觉春仙榻暖,佳城不夜来灯辉。”虎形墓是卧虎,这个虎形用心良苦,由于是伏地虎,两只人工的虎目很大,可谓虎视眈眈,但只是看住山坡下的狗形,并不咬狗。也咬不住狗,老话说寅公进村食豕,先问犬公,由于狗形祠亦是同宗

2。廖伯渊婆太墓(猛虎跳墙形):廖姓在阳背垴的虎形墓,叫猛虎跳墙。阳背垴原本是曾姓人的祖坟山。廖姓久就打算在这儿找块地建坟,分点风水。后来二房有一个女儿嫁到曾家,在春节带菜回娘家时,她用地契包鸡腿回去。几年后,廖姓在这儿做成了一个虎形墓。以后廖姓二房人丁进展到几千人。主要在分布于下廖和寨脑。墓壬山丙向正针,共有十一块墓碑,墓过罡刻有“屏山水带、秀挹清环”横联,另有两幅柱联:位妥仍昭穆 神安福子孙;德泽绵长光日月 灵机变化会风云。主碑碑文:“祖妣生殁藏内葬本处阳坳上虎形正针壬山丙向缝针丁亥丁巳分金”

3。海螺形墓:三僚塘里曾姓的祖坟叫海螺形,在虎形墓上面,面朝廖屋,后来重修时,先生哄他们用石灰砌墓,便把海螺毒死了。塘里曾氏便衰了,迁到了县城附近,人比较少了。海螺形有八个墓,摘录其中三个碑文如下: 一、“葬在阳坳上海螺形乾山巽向,高祖考广尊府君墓, 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嗣孙胜、原、未重修。”二、“高祖妣李氏孺人之墓,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三、“宋祖考贵运府君之墓,葬本里阳坳上海螺形,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重修”

4。文辿婆太墓:位于三僚阳背垴最高处,听别人介绍说这个墓是“人形”,但墓碑上说明是“旗形”。这墓是唐末时建,是曾氏第1个墓,数次重修,后代非常兴盛。碑文:“唐故妣曾公文辿、母谢、朱老孺人之坟”“葬阳坳上旗形酉山卯向”

5。太监墓:位于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曾氏下砂的毛竹林里,坐壬山丙向兼亥巳。三僚居民有“先有陈刘沈,后有高曾廖。”的讲法。沈姓过去就是大姓,人多势众,曾姓来了之后,就在沈姓的祠堂旁边(蜈蚣形) 做个下沙(一道山梁),做了三年,沈姓人一个晚上就把它刨掉了。明代初年曾从政成为朝廷的国师,请来了皇帝的圣旨,重新修筑了下沙,(关闭了沈氏的生方) 沈姓人后来迁走了。其中一个皇家太监死在三僚,三僚曾氏将其葬在下砂上,墓仍存。碑文如下:

“明钦差力士官黄公讳榜之墓。太史从政公再召入京都, 旋卒,上命力士官黄公护柩回籍,公囗囗吾地,因葬此焉。曾姓合族立石 道光五年孟冬 吉日重修”

从碑文看,是由于皇帝第2次召曾从政上京相地,不幸亡故, 皇帝派太监送灵柩返乡。太监死在三僚,葬在三僚。三僚曾姓有意将太监葬在砂手上,借钦差墓防止沈姓再平砂手的意图也很明显

6。龟形墓:位于三僚村罗经石北麓的公路边,墓前用水泥浇铸了两只龟前爪,正巧在水田里,龟态昂然。据碑文载,原墓为清代同治年间建,巳山亥向兼丙壬分金,癸酉年重修(1993年)五月重修时改为巳兼巽。墓主系皇清待赠拟谥“忠良敦朴”的曾毓伦老大人,附葬有儿子传伯。墓上横幅是“江山永固”

7。罗三公墓:位于三僚圩前公路左侧的大松树下。明万历年间建墓。清代前已经四次重修。碑载:“皇明万历祖爸妈记录载入家谱葬三僚鱼土嵊寅山申向兼甲庚地肖鱼形。皇明23世祖妣考 公邦旻?字罗三太公 母钟、温氏太婆 老府君之坟墓”。三僚村有个“罗三公修南京,从政公修北京”的讲法,是风水国师墓

8。鹅形墓:位于三僚曾氏下砂上方的一株大枫树下,为曾氏十世祖曾朴斋和夫人钟氏合葬墓,后来22世、二十四世亦附葬于此,碑上说明是:“本村砂树脑鹅形亥山巳向”。整个形状象是一只张翅欲飞的鹅,两边砂手环抱如鹅两翅,穴位点在鹅屁股上,这是鹅起飞时,屁股必定上跷,故这是正穴。来龙软了一点,所以栽了一株大枫树,这树象征鹅头

9。廖均卿墓:三僚最有名的国师墓,是廖均卿墓,1982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廖均卿墓相传是天葬,找未到墓穴。落葬时,其亲属和工匠抬至其生前择定的岭背猛虎下山形附近,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大家慌忙四散避雨,不一会风停雨歇,大家出来一看,棺柩已失,山坡上已经隆起了七个坟堆,竟不知那一个是真穴。此处地方在梅窖镇黄岭村,与三僚村一岭之隔,为下山虎形,望碑在虎形的头顶,7个土堆恰巧是虎嘴的具体位置,事实上陡坡上突起的7块石头,很象虎牙

10。廖文政墓:位于梅窖镇店山村老爷山眠犬形,与三僚村一山之隔。墓藏在一个小山窝内,整个地形象一只卧地狗,所以地名就叫眠犬形。墓在犬形的腹部。明代隆庆四年建墓,清代康熙55年和同治6年重修,乾山巽向。横梁上书 “太史世家”,碑文曰“明敕授钦天监承旨郎廖考东山公太 妣张氏婆 妣钟氏何氏婆 之墓”,碑右上角是“皇明隆庆四年庚午岁腊月”,碑左下角是:“皇清康熙五十五年丙午岁夏月觳旦 同治六年十一月吉日 ”

11。凤形墓:位于三僚廖氏后龙山背坑冲,子山午向兼癸丁。此墓也叫作寅葬卯发、寅葬卯绝墓,墓形为凤,墓穴点在凤尾,为明代三僚著名风水师廖歧山亲建祖墓。相传,廖歧山做墓时,断言点中穴位后,整个家当日将有灭门之祸,但假如弃家远遁,当日即可大发。廖歧山寅时做墓后,即从家中的后窗跳出远遁,其兄弟等人不信,当日卯时应验,屋塌人亡。廖歧山逃至外地后,大发

其他风水建筑:

三僚村在祠堂陵墓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风水建筑

1。曾氏下砂:位于三僚圩北面河边,沿山梁人工加筑的一道土坝,高约2米,宽约3米,长约50米。曾氏下砂的修筑,是明代曾氏与沈氏争夺生存空间的建筑,砂手护住曾姓祠堂的下方,不让生气冲走。但修筑下砂,却在沈姓的上方,挡住了他们的生方,故发生了争执。曾氏借助的皇室的权威修筑了下砂,并且将太监黄榜的墓葬在砂手上,制煞了三僚沈氏

2。龟蛇把水口:位于三僚圩侧河边,三僚河水在此绕圩而流,曾氏在此人工堆积了一个圆土堆,一个长条形土堆,象征龟形和蛇形,让龟蛇保护水口

3。出土蜈蚣: 出土蜈蚣是三僚后龙山的别称,由杨救贫的铃记“出土蜈蚣艮寅向”得名。明代以前,三僚沈姓的后龙即出土蜈蚣,曾氏在与沈氏争夺风水时,正对着蜈蚣建了一个石拱桥,是个弓形,在桥头建了一座水阁,为箭形,用于破出土蜈蚣的建筑

4。章罡土和七星池:位于三僚廖屋村北无蚊祠后面,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堆,高约2米,厚约3米,宽约20米,把一条从山谷里涌来的溪流分成二半,一条流入村内,经七处水池曲折流入村前小河,另一条从村边绕流入村前小河。建在明代初年,由国师廖信厚主持修筑,目的是破解本村后龙座山山煞水煞,使廖姓后代人丁兴盛。其做法是“文公无蚊祠”、“月洲堂”为轴,在白虎方按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在无蚊祠后龙构筑章罡土、由北而南开挖“天乙池(土)”、“犁头池(火)”、“墨池(木)”、“曲尺池(木)”、“砚池(水)”、“半月池(金)”、“太乙池(土)”,七池以小溪相连贯通,自太乙池起,逆水而上至章罡土;并 且,先后在廖屋村内开挖了一百零八口塘,七星池如人的七窍能通气聚气,对应一百零八口塘,恰似人体浑身上一百零八个穴位,使之血脉畅通 三僚廖姓人引以自豪的是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的廖均卿,他选定的昌平县黄土山上一共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那儿已 被后人叫作“十三陵”,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廖均卿所以被皇帝以四品职衔供养至老死,他的墓地到现在还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我拍下了这形如猛虎下山、蕴蒇着许多奥妙秘诀的古时候墓穴

1984年廖均卿墓被确定为兴国县文物保护单位,在三僚有好多座造型各异的古墓,相传杨筠松创造了72种阴宅墓葬法,每一种皆有不同的造型,诸如“凤形”、“龟形”“蛇形”、“蛤蟆形”。我们眼界大开地看到了“虎形”的墓穴就犹如一只老虎卧在山头,两尊副碑如两只竖立的耳朵,墓碑诚如张开的大嘴俯视着山下的村落,位于村口的“鲤鱼形”墓穴是给明万历皇帝选了阴宅风水的曾邦旻的墓地,墓前的参天古树犹如鲤鱼的两根胡须,可惜的是,左边的那棵树在大练钢铁的年代给毁了。

三僚村引以骄傲的是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堪址的曾从政,曾从政由于长城择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养在北京,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了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枢还乡荣葬,只可惜我们没有发现曾从政的墓地,倒看到了护送其灵枢回乡的太监黄榜的墓址,三僚的开基祖先是曾文讪,这位杨筠松的首席弟子为了却师父心愿而制煞了赣州府督卢光稠的历史掌故不仅广为流传还载被入了赣州府志。 三僚村东南方的山峰均为石灰岩层,有二处岩洞较为著名,即观音岩、吸石洞

1。观音岩:位于三僚村排上村小组尾部,位于观音寺后,观音寺上殿的神案之后,即为观音岩洞口,高约2米,宽不足1米,行人可以很方便地出入。入洞10余米处,洞分两岔,一处略为宽敞,象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设有菩萨和神案,有香火祭祀。另一岔洞向下延伸,已被人工用泥土堵塞,未能探明深浅。相传里面还有洞穴,穴内有天然石佛。兴国县1985年印刷的地名志中,在山洞节里,有独立的条目介绍观音岩洞

观音岩也叫作石仙宫,相传洞内宽阔有河,可以通往宁都赖村,杨救贫曾在洞内修仙悟道,著书立说。五十年代初剿匪时,三僚乡组织民工进行了封填

2。吸石洞:位于三僚村罗经石峰西麓半坡中,兴国县道光四年出版的县地图中,就标明了这个洞的存在。洞外有二块巨石掩蔽,巨石间有一道不足一米的石缝曲折相通,外面不易发现洞口。洞口很宽敞,高宽皆在三至五米左右,下洞有人工修建的台阶十余级,入洞后有上百平方米的厅堂,紧接着分成若干个可以进入的岔道。这几个岔道曲折相通,吸石洞固然不如太平岩宽大,但也是幽静深远。在洞内没有找到地下溪河,石燕极多,鸟粪遍地,把钟乳石柱都蒙上了一层黑色。三僚村假如作旅游开发,这个洞和罗经石一起还是有一定欣赏价值的

杨公风水是真的还是假的 科学揭秘杨公风水

风水二字,看起来如旧社会的,不过去看看那些千百年的古村,无一不是将风水运用到淋漓尽致,你就应该了解什么叫古代人们名符其实的智慧。

在江西,就有这样的一个典型的风水古村,此村在明代时就有数十位风水先生先后就职于皇室,还勘定过明十三陵、故宫紫禁城、长城等建筑杰作。

它就是兴国县的三僚村

这个看起来避世的村庄,在唐末到现在的千余载光景中,一直默默传承着一份特殊的“本事”—看风水。

一个因风水而风风火火的古村

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直捣长安,京中权贵人士纷纷逃难,这其中就包括三僚村的祖先杨筠松,那个时候就是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

在南下的途中,本就擅长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罗盘,盆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是绝佳的风水之地。

因此,携带者宫廷堪舆(风水)秘籍的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个弟子就此搭建了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为“三僚”)。

以前,风水一直是皇室独一无二的文化,而后,民间也开始兴起,达官贵人、暴发户们在建造房屋时,是务必要先请有名的风水师勘探的,也将风水这门文化推向了高潮!

赣南从古至今,以杨公风水著称天下

自从杨公与其弟子定居三僚村,而风水也就成了这个小村的代名词,有了名气的三僚村风水师们,渐渐开始由民间走向皇室,更是确立了三僚风水在江西形势派的正统地位。

与其弟子刘江东、曾文辿等人亲自勘测和主导施工的风水作品,如珍珠散落在赣南山水间。兴国三僚风水村等地,留下大量的风水遗存。

距史书不完全统计,三僚村一共走出过二十四位国师,72位名师,36位钦天监灵台博士,可谓代代名师云集。

像许很多多从中原逃难南下而兴起的古村一样,三僚村也是一个有着浓厚客家风味的古村,不过没有哪个客家古村如它般将风水刻在骨子里,印在血脉中。

*鸳鸯溪*

从高处俯视,你会发现三僚的地形还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原来是由于村里有两条弯延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

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5。6度。缘由合二为一的那两条溪流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叫阳溪。

*蛇形祠*

蛇形祠是曾氏一间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顺应了风水的考量。

*杨公祠*

三僚杨公祠,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中间位置,民间俗称“杨公金身”,是世人为了纪念风水大师杨筠松而建的。

风风火火的传授,总是使人耳目一新,而真实的幸福却总像水中的亭台,即便清晰地看到了,但一拥抱,它就化了。

正宗的三僚风水您学到多少

杨公正宗风水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风水经典,独树一帜,寻龙探穴,操盘堪址,与实践理论,有永恒魅力和当今价值,尽管流派纷呈,支脉非常繁杂,但其局还是不出杨公左右,斗转星移,其局不变,中国风水派别繁多,据称细分其数数以百计之巨,关键还是包括在形势,理气,卦理三大类的十几个大的派别,综其根源,多为杨公创立和关门弟子刘江东所传播的风水学术,各取一部分内容加以发挥而已,因杨公风水典籍,只传书不传诀,多人私臆揣度,强解经文,产生了不合杨公本意,才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派别,还有文化素质悟性,际遇时代不同,水平的差异,成就的高低,造成后世有很大的差异,千百余年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很多古时候巨著,现代的论文和大块文章,各式教材课本都难以完整!其实也就是说杨公风水的真谛,在嫡传弟子刘江东等后裔坚韧不拔的研究和开拓下,已经历千年的杨公风水形,理,法,课四大金科玉律已相当完善,配上正确的操作规范,堪称造福指南,是中国风水文化集大成者,是理论之源!

元卦理气与众家地理分辨法:三元真理乃是元卦理其中之的秘密传授用诀,乃江西兴国杨刘等三家独有,唐到现在不得外扬流传秘传口诀,其精华皆是祖上代代口诀诀窍相传,众书皆无其真理,因从不著书泄天机,所以外姓从未得此真诀。

元卦大法用理乃是杨公独传关门弟子刘江东一派为用旨。与百家地理相反而用之,所谓元卦真理只有地盘一盘为主用,人盘配用消峰峦,乃是以口为主,以龙为辅而称客也,所以元卦口诀诀窍是定为一水口,二兼家,三来龙,四来水,来定大局。而论理气乃三元理之正交配用,而最大差距者,外传三合地理以龙为主,而以水为客,乃三合理者定为一龙、二水,三走口,而四兼卦,其乃是杨公两姓弟子特意外传而布假理,而实为伪书理之称,所以断之不灵,做而不发之原因,所以吾赣州的三元地理,其理气秘传口诀真神机而世代相传,从不观以其它伪书而贻害与世,用三元真理而为民造福定有经验。名闻海内外,所称中华地理之精髓矣。所称地理之故乡。从唐代敕封地师杨筠松、曾文辿、廖金精,刘江东四位为国师之称。杨益,字筠松,号救贫,因在赣州杨仙岭和兴国授徒传名于世,扬名立万。所以杨公弟子历代相传,誓不外泄天机、而执掌杨公庙三元秘传口诀,历有画八卦分阴阳道通天地,算五行知祸福声震乾坤,据罗盘十字线而造十字对取、而用元卦真理为民造福、得圣旨而建造杨公仙师之庙宇,而受历代弟子祀奉香烟不断而万古传名,岂非百家三合地理有之可比也。

杨公风水密不传给外人,刘国胜院长几十年不放过一次机会,苦苦寻找,结果连杨,刘家传简用三元口诀诀窍都难以发现,唯有杨公,三元伪理横行;身在行业,深知不易,当立下初心:让正统杨公风水普及爱众;发扬光大!征求高曾意见,让杨公风水学刘江东家传《囊金宝典》一脉传承一套风水真诀呈现于当下;此为一代“宗师”魅力。到现在,体系内外已上千人直接受惠正统杨公风水,造福社会!主讲老师刘国胜初心正得已实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