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太岁纪年法与天干地支之关系)
一:时间的记录,中国古代纪年法有哪三种?
1、 干支纪年
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式方法。
2。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皆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3。王公年次纪年
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二:文化常识我国古代主要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从古至今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之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循环往复,循环记录,这便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朔日为月首;平均年长为回归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三: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几种?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以预示年历,六十年后循环往复。
(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显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便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本人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4)黄帝纪年。辛亥剪掉鞭子期间,一些报刊和剪掉鞭子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国人民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历史称为“黄帝纪年”。因为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那个时候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jiguan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大部分剪掉鞭子党人接受,武昌首义后湖北军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乃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一天起,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
四:简述何谓太岁纪年法?
太岁是古时候天文学中假想的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何以要假设此太岁?这要从古代人们所谓十二辰说起。古代人们将黄道附近一周天由东向西十二等分,称十二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预示,但其方向与顺序正好与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次相反(参见本书“何谓岁星纪年法”一问),这样,假想的太岁就与真岁星背道而驰了,如下图:古代人们还为十二个太岁年名分别取了古怪的名称以预示十二个其中阏,读yān烟;敦,读dùn顿;牂,读zāng赃;涒,读tūn吞;阉,读yǎn演。以太岁纪年著名一例为战国楚屈原《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句。“摄提”即太岁年名的“摄提格”,表明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孟陬”即盂春正月,夏历正月建寅;“庚寅”是其生日的干支。屈原的生日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有论者认为,屈原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反映了那个时候岁星所在星空的实际方位,不等同于后世干支纪年法里仅具抽象符号意义的寅年。这一认识是有见地的。西汉时期,历家又取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默、昭阳十个名称,名叫岁阳。从flv convert的片子中获悉到,太岁纪年创制之初是为反映岁星逐年所在天空方位,因为“超辰”的存在,以之纪年积累至八十来年就与天象的实际不相符合了。于是古代人们干脆就用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了,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纪年法由天象观测到抽象符号的历程,这一历程与生肖纪年有何关系,到现在仍有待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史家或文学家若用太岁纪年那些古怪的名称纪年,完全是为了仿古,与实际天象完全无关,而是用当年的干支纪年对照而来。司马光《资治通鉴》即有意仿古,如卷一“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默困敦,凡三十五年”。这便是说从戊寅年到壬子年共三十五年,并无其他奥妙秘诀。
五:干支纪年法和岁星纪年法是何时出现和使用的?
我想应该很有必要先讲述一下咱们国家的纪年法:
一、古时候最早的纪年法是依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时候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期,占星家还依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年法。
a。 岁星纪年法
古代人们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消)、诹(zōu邹)訾(zī姿)、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个。古代人们认为岁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一年行经一次星次。如果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此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2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循环往复。《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实际上岁星而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一年移动的范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些,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样的状况叫“超辰”。
b。太岁纪年法
古代人们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1.星纪 丑
2.玄枵 子
3.诹訾 亥
4.降娄 戌
5.大梁 酉
6.实沈 申
7.鹑首 未
8.鹑火 午
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在这儿就不再多说了,节约空间!!!!
c。干支纪年法
干支,俗称为“天干地支”,共有六十个,是由天干与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60个组成一个轮回,反复使用。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我国古代用来预示年、月、日、时的次序。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可是,其实也就是说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来预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岁星在战国时代,干支在西汉。岁星纪年在前,干支纪年在后。至于是否能重叠使用这个问题的确切意图是什么呢?假如你愿意,你大可交叉使用呀,不 过,你自己别混淆了?至于古代人们,干什么还要研究那一些人交叉和重叠使用这两种纪年法? 此刻已经使用公历啦, 公历和农历不是可以重叠使用吗?
那么你认为能不能重叠呢?为啥不能重叠呢?
六: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几种?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以预示年历,六十年后循环往复。
(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显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便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本人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4)黄帝纪年。辛亥剪掉鞭子期间,一些报刊和剪掉鞭子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国人民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历史称为“黄帝纪年”。因为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那个时候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jiguan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大部分剪掉鞭子党人接受,武昌首义后湖北军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乃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一天起,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