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易经64卦之谦卦(64卦分宫卦象图)

风水大全 国学 01-12

《周易》六十四卦中“谦”卦是怎样解释的?

六爻不一定代表人生时段,它真的可以代表事物所处的区别条件以及事物发展的区别程度。谦之爻是预示在各种情况下都要谦虚。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64卦是成对出现,前一个卦和后一个卦互为综卦,就是把一个卦上下颠倒就是下一个。

假如上下颠倒是同一个卦,打比方说“乾”,那么他后面的卦就是他的错卦,就是阴阳爻全部相反。

但是一对卦和另一对卦之间的关系,建议你看一下《序卦传》。里面是64卦顺序的解释。

可仔细看还是会发现有些牵强。

到底真正所谓什么顺序,易学界就各执一词了。

易经之谦卦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很伟大的事业和成就的人,不可以盈满自负,必须谦虚,所以接着是谦卦

满而不盈 处世谦恭

15。谦卦

地山谦

《谦》(下艮上坤)  第十五

天道下济现光明,君子谦卑定上行;

地中有山物平施,鸣谦贞吉得居中。

居功自谦广服众,以德报怨往有功;

适度谦卑无不利,师征邑国志得成。

【原文】 谦:亨。君子有终。

【译文】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都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

《谦》内卦为艮为山,外卦为坤为地,山本高而在地下,地中有山,所以称曰《谦》。

刘沅曰:有而不居曰谦。艮内止、坤外顺,谦之意。地卑下,山高大而居其下,谦之象。以崇高之德而处于卑下,谦之意也。

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没有全部是吉或是凶的卦,惟有谦卦,六爻都吉利;可见从古至今,对谦虚这一美德的注重和重视。谦虚,并非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的有所作为,重心在“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惟有平等,才有名符其实的和平。谦虚的动机,必须纯正,才能赢得共鸣与爱戴。祇求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居上位而能发挥谦虚的精神,足以骄傲而不骄傲,能够以德服人,才称得上谦虚。而且,谦虚必须有实质,否则便形成虚伪。谦虚也必须与实力相结合,才能有作为。

卦唯一阳,居下之上,刚而得正,上下所归,有功劳而能谦,尤人所难,所以有终而吉,占者如是,则如其应矣。

谦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谓之谦,人以谦逊自处,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终,君子志存乎谦逊,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让而不矜jīn,安履乎谦,终身不易,自卑而人亦尊之,自晦而德益光显,此所谓君子有终也。在小人则有欲必竞,有德必伐,虽使勉慕与谦,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终也。

一时的谦虚比较容易做到,难以做到的是毕生的谦虚。谦虚也不能因人而异,无论这个人是比自己强,还足不如自己;也不能因事而谦,无论那个时候是一个人、二个人还是一群人,都要谦虚示人。不过,太多的人谦虚都只是暂时的。但是,有时恰恰由于暂时失去谦虚而招来祸患。

一只乌鸦偷到一块肉,没有马上吃掉而是衔着肉,招摇地站在树枝上。路过的狐狸闻见肉香,口水直流。狡猾的狐狸想要吃到那块肉,务 必要乌鸦张嘴。它眼珠一转,心生一计。

狐狸谄媚的说广听说您的歌声非常动听,比过那百灵鸟,假如能亲耳听到,该多么荣幸啊!”乌鸦一听,乐坏了,一张嘴肥肉就被狐狸抢到。狐狸得手后,还不忘嘲笑道:“你的声音确实非常动听啊。”

本来偷到了肉还显摆,自己长得丑还喜欢听别人的赞扬,被人算计也就理所当然了。

许多人成功之后,皆有一点炫耀之义,一旦炫耀过了头,成功很快就会被收冋。由于没有人会启用一个有点小成就就得意忘形的人。古代人们常说谦受益,满招损。”就是这个道理,而想要避开成功到嘴里还飞走,就要时刻保持谦虚。那么。怎样保持谦虚呢?

许多人成功之后,皆有一点炫耀之义,一旦炫耀过了头,成功很快就会被收冋。由于没有人会启用一个有点小成就就得意忘形的人。古代人们常说谦受益,满招损。”就是这个道理,而想要避开成功到嘴里还飞走,就要时刻保持谦虚。

地山谦卦的外卦为坤,代表地;内卦为艮,代表山。再大的山在大地上也显得渺小,山隐藏于大地之中,意味着君子的才华和美德隐藏在心中不外露。谦卦也是一个“人如其名”的卦,它告知人们要有谦虚和忍让的美德。正如初六爻辞所说,谦虚之人才可以渡过大河,平安到达对岸。

恋爱或爱情婚姻是二个人的事,在相处过程中,凡事不必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人都应该多为对方考虑。恋爱过程中互相忍让,出嫁后相敬如宾,就可以成为使人们羡慕的模范佳偶。

当你特别得意的时刻如何办

当月亮不圆的时刻,它真的可以慢慢地圆起来。圆起来之后,它就要开始亏了,最后甚至亏损得看不到。

当太阳没有升起来的时刻,大地没有光明。但太阳升到中天的时刻,就开始西斜了,最后还要跌入地平线。

未圆满的东西可以圆满,但圆满之后又开始不圆满了;没有出现的事情可以出现,但出现了,等到它日到中天的时刻,又开始走下坡路了。

世间都是这个样子,你说你得意什么?

当你最顺利的时刻,你应该想到——

天的金科玉律,月满极必损;地的金科玉律,以高填低;人的金科玉律,损骄益谦。

当然,你假如是母鸡,下了蛋,你可以“咯咯咯”地叫几声。但人们却赞美无花果,说无花果没有扬花就悄悄结果了。

《易经》认为,谦是一种美德。它说有伟大的成就的人,不可以自满,必须谦虚。所以《易经》里安排了一个“谦”卦。

人得意,容易把本人的路走尽。由于得意的人,内心不知道抑制,外表自不然就趾高气扬。既然你已经凸现出来了,不是要“以高填低”吗?社会自然抑制你,你的路不就到头了吗?

你不得意的时刻,人家会想到要给你一些得意,你的路自不然就畅通;假如你得意,人家就要给你一些失意,让你的路越走越坎坷。

你为啥务必要得意呢?

再者,人一得意,就会自满。满招损,对事业百害而无一益。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很自负的青年和尚,听说一位高僧怎样怎样了不起,他心里不服气。一日,他到高僧那里,说要拜他为师。髙僧听了什么也不说,只是为他斟了一杯茶,茶水溢出来了,还继续斟。青年和尚说,大师,茶水溢出来了。大师说,是啊,杯子满了,什么也装不下了。青年和尚听了,羞愧不已。

自满,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就好像一个杯子,你已经装满了东西,不把杯里的东西倒掉,再好的东西你也装不下了。自满和骄傲,就是一个巳经装满的杯子,认给自己很了不起了,你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吗?

《易经》上说,假如你是一座山,你说你是平地,别人切记不可能相信你说的,依然认为你是一座山。

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在一次会议上说,他的成功,他的出名,是时代使然,而不是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由于“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文学成了人民最关注的精神食粮。那个时代,是一个文学复兴的时代,他写了因此也就成名了。假如说这也箅名的话。

他的这一段话,可谓是推心置腹的,清楚明白的,谦虚的。当时有那么多人,为啥都不出名而李国文就出名了呢?肯定是他自己了不起。他不说别人会替他说。相反,假如李国文在会上拍胸腩说,我李某人如何了不起,所以我出名了。那听的人就会认为你没有什么,是时代造就了你。

这便是为人,这便是处世。当你得意的时刻,是还是不是也该想想李国文的这一段话?

《易经》上说,人在具备了得意的才华和资本之后,却又不得意,这才是吉祥的。

在能得意的吋候,我谦逊了。强调谦虚不是消极的退让,而是我能在上位,而甘居下位,这才叫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徳,适合隐藏在心中,而不能形诸于外。

谦虚不能写在脸上,由于它需要共鸣。人家从你的内心中感觉你这个人很谦虚,所以常常感叹:这个人真谦虚。这才是成功的谦虚。

假如把谦虚写在脸上,人家就感觉到你这个人在“装”,用广东话说是“扮野”;于是,你给人家的印象就是虚伪并不是谦虚了。

需要指出的是,当你得意的时刻,你忍让了,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有了更大的出息。

要是一个人,没有地位,没有力量,尽筲你有谦虚的名望,仍然不能得忐。

假如你有了作为,你谦虚,那才是本质,但也属于一种策略,是兵法的极致,是以退为进。《老子》说,大国对小国谦卑,就能获取小闻的服从;小国对大国谦卑,就能获取大闻的包容。

谦卑,使你无往不利。

当你特别得意的时刻,你也可想想:

花儿,是还是不是含苞欲放之时最美;

脸儿,是还是不是笑出敦厚之时最美;

蜂儿,是还是不是来回采蜜之时最美;

人儿,是还是不是谦虚柔顺之时最美。‍

如何理解《易经。谦卦》

《易经》第十五卦,【歉卦】:

《象辞》说:“《谦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坤(地)上,为高山隐藏于地中之表象,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称作谦。君子总是损多益少,衡量各种事物,紧接着取长补短,使其平均。

谦,亨,君子有终。

待人接物应当谦卑,也就是低调做人。不可张扬,也不要傲物待人。

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都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

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每个爻都是吉的卦,也从中看到谦卑是最有利的处世为人之道。

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中的彖辞、象辞、爻辞各指的是什么

彖辞,彖辞是《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亦称“卦辞”。

象辞,乃是周文王引用商代《坤乾易》(象辞易)做为佐证的部分辞句。

爻辞,《易经》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题下所系文辞。爻 辞是组成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

更多阅读: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从根本上而言,《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推算,而《易经》便是汇总这几个预测推算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周代的易书《周易》,并称为“三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