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六道轮回的人生观(佛说六道轮回)
佛教的六道轮回分别指哪六?
六道: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藏传佛教和印度佛教有着哪些个不同?
印度佛教,释迦摩尼佛在世时重 小乘和大乘。
藏传佛教,虽也有显宗的法本如金刚经但主要讲的是密宗(大乘的最上乘)大乘的有些不能乱传,就是密宗了。
道教中:"六道轮回"有什么含义?
六道轮回皆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真的可以先知先觉。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之义,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后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
佛教中六道轮回是什么
轮回:
“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轮回,周而复始,如车轮旋转不息,
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
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
六道
1人----即世间人类,虽无天之好福报,有苦有乐都可籍此机会缘分修行致觉悟,以超脱轮回
2天---居于天界,以福报好为特点特色,却缺少修行以超脱轮回之动力
3地狱---居于此则长受酷刑之苦,缺乏修行的机会缘分
4阿修罗----有天道的福报能力,却无其品格,憎恨心重而好勇斗,狠,不思修行
5畜生----以受愚痴,奴役之苦为特点特色,缺乏修行机会缘分。
6饿鬼----经常抵受极度饥渴之苦,亦可了解为坚贪苛索仍无饱足,不思修行
六道轮回 天,阿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当众生死后视乎所作的业的善恶倾向而投胎到六个不同的境地,善的入三善道(前三者)恶的入后三恶道(后三者)不断重复流转,非经修行证悟则无有出期
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说,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苦其实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经历十月住胎,胎儿居住在窄小的胎盘内,犹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饱受挤压之苦,胎儿位处肠脏膀胱边,深受脓血屎屎熏蒸之苦;婴儿初生之际,肌肤幼嫩,寒风触身,犹如刀刮、长大之后,人的贫富贵贱,强弱美丑,种种不一样的社会环境条件主主观条件,都可以让人产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头白齿落,五官失灵",神智昏暗,肌肉萎缩,四肢乏力,生命不长,死亡将至,实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由于“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人遍体蒸热高烧;"风大"不调,全身性燥不安;人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会受到病痛困扰,心病则是由于受到生活之中的各种逼迫而产生的焦虑烦恼和各种忧思悲伤,也让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BR> <BR>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时痛苦,人的生命无常,寿尽终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还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病魔随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每个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在社会生活之中、任何人都有着自己不喜难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几个人远远的,永久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能同意看到的人却常常会遇到。让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相反约任何人都有着自己心爱的人,希望常相聚会矿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死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世人无不迷恋和追求一切美满诱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总是落空,追求总是失败,愿望总难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蕴苦,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因此五取取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阿修罗道便形成阿修罗,“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往往率部和帝释
战斗,由于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满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
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
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打败,有次他大败之后,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
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
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
”。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多数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
”、“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
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
’,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听佛说
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死后的world世界是如何的,真有六道轮回嘛?
六道轮回是佛教的讲法,是灵魂投胎的六种不一样的去向。有一些好的,也有一些坏的,但佛教都称为轮回之苦。
但并不是一旦死去了就去轮回了。一般会有阴差押解,走很长的一段黄泉路,一片漆黑,地上有许多尖利的石子,刺痛你的双脚,最痛苦的是要过荆棘岭,会撕扯得你血肉模糊。大概需要走七天,才能到达地府,凭借道士的通关文件进去后,还要走忘川河,当然有些人因为是阳寿未尽,会被拦在外面,一直游荡到阎王批准的时间。过了奈何桥,就喝孟婆汤,站望乡台,看三生石,进入阴朝,门口会有一只硕大的狼狗,会逐一嗅探来者的气味,生前杀过生之人血腥味会很重,会被咬破皮肉,杀戮很重的人双手几乎会被咬得只剩几根骨头。之后就会被领去见判官,紧接着对你在阳间的过错逐条逐条审判了,有点像会计做的清算,每一笔都会算得很清楚,任何否定的地方都会播放一遍,此处的时间是静止的,他有的是时间和耐性来对付每一个性口雌黄的人,跪在地上的受审之人,假如撒谎就回双腿无力,跪得很痛。有过之人会先打入监牢承受各种刑罚,无过之人会直接送入轮回箱,那里面有很大的风,足以把你的灵魂吹散,生前的一切念想都将无法保留,仅仅剩下唯一的一个——生的欲望。都吹干净后,你就成了纯净的灵,仅有一颗珍珠大小,可以送去灵魂塔,紧接着等待投胎。和本人的亲人祖先生活在一起,通过劳作,换取食物,住着非常低矮的茅屋,常年下雨,非常灰暗,永久见不到日光。人世间在意的东西多数都将被遗忘,而会非常喜欢两样东西:黄金和鸡蛋。由于黄金在那里会发光,足以使它们欢欣雀跃。鸡蛋里面有一个灵魂,能够增强他们的力量。
至于那些在地府之外游荡的孤魂野鬼,会遭到别人的驱逐,就只能躲在一些树下找最简易的庇护,雨依然会穿过树叶落到身上,啃食树皮和泥土为生,假如吸食路人的阳气,就会上瘾,就会慢慢变成恶鬼,开始害人。阴朝会派大鬼去捉拿他们,由于他们有很强的贪嗔戒痴恨,这几个都是大鬼的美味,用以增强他们的力量。
是不是很可怕?有生之年,多行善积德,死了清算就开始了。
请问何为六道轮回?谢谢
轮回,梵语Samsara,又译为轮转、流转。
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奥义书中有之
但并不完备
轮回:
“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轮回,周而复始,如车轮旋转不息,
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
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
《观佛三昧经》卷六所说:“轮回六趣,如旋火轮。”
“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
俗语中常用“六道轮回”。
如元·李寿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脱离生死,免却六道轮回。”
又如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使不的你九伯风颠。”
2、【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
三、病苦,即生病时的痛苦;
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
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
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效果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3、【五阴盛苦】
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
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
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
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来讲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
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