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四柱三间三楼(四柱中三个天乙贵人)

风水大全 国学 01-27

一:八角牌坊中国有多少个

一个。

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八角牌楼。许国石坊是难得一见的双重古牌坊,它历经明清约500年的风风雨雨岿然屹立,承载着的历史沧桑是如此厚重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展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

作为全国少见的明代大型石牌坊和中国现存在的唯一的一座八角牌楼,已成为徽州古城的代表象征之一。

建筑特点

许国牌坊建于1584年,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占地近80平方米,石料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质地坚硬,粗壮厚实,是古城歙县标志性建筑物。

这座具有庄重的徽派雕塑艺术的牌坊,其石柱、梁柱、匾额、斗拱、雀替,都饰以栩栩如生的雕刻,飞翔的彩凤、奔腾的走兽、威武的雄狮,加之诸多云腾浪涌图案,及牌坊上方最显眼的匾额题字“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八个斗大的楷字(相传为明代大书画家、江南四大才子董其昌手笔),使人觉得这座许国牌坊,简直是座小型艺术展览馆。

二:皇清例赠封君闻左公有什么含义?

是在碑文的格式中会出现的字样。

皇清,是对清朝的正式的尊称,一般称“大清”。

例赠,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guanyuan已去世的父祖辈。

即,清朝的皇帝,循例,授予当朝国子监已经故去的爸爸(您的老祖)**的封号,藉以说明墓中人生前的荣耀。

例子:

周家祠堂

祠堂呈四合院布阵与布局,门前有一坝一塘,其间右侧竹林掩映,内为周氏墓地。

1。半阙石坊写春秋

祠堂之美,不在其大,而在于精。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周家祠堂损毁较重,早已不复当年香火鼎盛的繁华。保存较好的,唯有大半阙门坊。门坊为四柱三间三楼仿木砖石结构牌坊,庑殿顶。

牌坊正面题刻四个大字,“姬室贻风”,书写遒劲,雕刻精美,大气流畅。经考证《国语·晋语》、《史记·三代世表》,“黄帝以姬水成,故黄帝为姬。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题词之意是,周家作为黄帝姬室的后人,当有先祖遗留的风范。

牌坊反面,也题刻四字,“明”“举”二字还算清晰且好辨识,另两字似“礼”和“肇”字,但查阅繁体字,均有一定出入。调研组翻阅典籍,查询史书,大伤脑筋。最后,李光远副做主的人在《请御明堂斋殿》一诗中找到了“明禋(yīn)肇(zhào)举”的出处。该诗系宋朝任希夷所作,全文是:“肇举明禋预戒期,请临斋殿御帘帷。廊头万旅皆花帽,殿下千官尽绛衣。玉略时严三岁礼,庆霄遥望五云飞。小臣头白供笾豆,亲见虞廷览德辉。”明禋,指洁诚的奉享。

结合牌坊正面所题“姬室贻风”,调研组推断,意思是“作为周家的后人,当铭记祖风、诚心祭祀,力求肇始之举”。

向左转|向右转

2。皇清例赠有讲究

与祠堂几步之隔的周家墓地,建制宏大,保存较好,碑刻精美,文字考究。墓地坐北向南,占地164、85平方米。墓宽5、2米,进深10米,通高2、6米。封土高2米,四周以条石垒砌,碑墙为仿木牌楼式,四重檐,筒瓦屋面,悬山式顶。

碑墙正立面分上下两层共开八龛。上层三龛,居右一龛题刻“丹台聚秀”,居左一龛为“玉室腾辉”,意思是墓地风水好,如同神仙居所一般,能福泽后代。居中之龛的题刻已全部风化,内容不得而知,令人惋惜。

碑墙下面有五龛,中间三龛前立有石碑,高度呈“山”字形。居中的龛前,石碑最大,“皇清例赠征仕郎周公”等字迹清晰完好。居左的石碑隐约可辨“嘉庆二十二年”等字样,居右的石碑字数多达二三百字,隐约有“进士”等字,但风化较重,亟需保护或拓片考证。

三: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为啥呢被称为“涵虚?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修建清漪园时,在大宫门(今称东宫门)外,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牌楼。牌楼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块匾额,东侧为“罨秀”,西侧为“涵虚”。这座牌楼被看成是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从乾隆年间的《万寿庆典图》上可领略清漪园时期大宫门牌楼的旧貌。

光绪十二年(1886年),醇亲王奕?秉承慈禧太后的懿旨,挪用海军经费开始修复清漪园。复建工程大概进行了九年,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才初步完工,并且将清漪园改称为颐和园。同时将大宫门改称东宫门,而该门外的牌楼历经130余年风雨侵蚀,已很破旧。因此,这座牌楼被整体拆掉,向东移至距东宫门200米左右的具体位置重建。

新建的东宫门牌楼由原来的四柱三间三楼变为了四柱三间七楼,仍东西向坐落,前后檐有龙凤透雕花板,两面彩绘有金龙176条、凤36只,顶部成为了高低错落的七条脊,彰显出皇家牌楼的富丽堂皇和高大气派。但匾额上的字前后调换了位置,东侧改为“涵虚”,西侧改为“罨秀”。

有研究者分析,这是慈禧太后为了突出新建颐和园和被焚清漪园的区别,也蕴含有风水轮流转的一种企盼。

四:节孝坊的的忠孝展现在哪里?

在我国,除了众多的用于宗教祭祀的庙宇牌坊,还有很多的用于表彰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的节孝牌坊,这几个节孝牌坊主要建立在街道中间或者路口,有的是为一个家旌表本族先贤而建,有的则为朝廷或当地官府为旌表贤臣,在忠、孝、节、义上有成绩的人而立。

最为著名的有安徽省歙县叶氏贞节木门坊和黄氏孝烈砖门坊、歙县棠樾牌坊群、山东省单县百寿坊和百狮坊、江苏省无锡市华孝子祠四面牌坊、江苏省徐州市权谨牌坊、梅溪牌坊、江苏省响水县孝子坊、河北省衡水市蔡氏贞节牌坊、江苏省铜山县郑杨氏节孝坊和郑彭氏节孝坊等。

歙县叶氏贞节木门坊和黄氏孝烈砖门坊,在歙县斗山街内,这两座牌坊,一南一北,一木一砖,均无比的简陋。

叶氏贞节木门坊在斗山街南口不远,宽约4米,高约6米,始建于1391年。此坊是双柱一间三楼,横枋以上为木制,屋顶覆小瓦,额题有“旌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门”等字样。

据说,现存的牌坊为清乾隆年间重修,龙凤板上原来还有“圣旨”两字。横枋以下为砖砌,门是假门,但描绘得非常逼真。

此牌坊是主人叶氏25岁丧夫守节,尽心侍奉婆母,抚养继子。

元末兵乱时,叶氏携婆母避难山中,于极端困苦中侍奉在侧,极尽周全。数十年下来,不但将继子抚育成人,婆母也身体康泰寿高百岁,叶氏自己也得高寿,可谓善有善终。为此,她的后人便禀明圣上,为她修建了这座节孝坊。

此外,在当地还有一种传说称,这位叶氏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救命恩人,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便命人为叶氏建立了这座牌坊。

在歙县斗山街的北端处,是一座青砖砌就的黄氏节烈坊,此坊建于1650年。此牌坊四柱三间三楼,宽6米,高7米,当心间原辟有门,后封砌。

在牌坊的额坊处写有“旌表清故儒童吴沛妻黄氏孝烈之门”15个字。在此字上面的石质龙凤板上,原来还有“圣旨”两字,因为时间的变迁,此刻已经难觅踪影。牌坊两侧还有两行题字,此刻也已经看不了解了。

关于此牌坊的由来,据县志里记录载入,这位黄氏是一位10多岁的姑娘,本来是要嫁给黄家后人的,最终,在成亲前,她的老公却不幸死掉了,黄氏便绝食而亡。

黄家人为了纪念她,便上报朝廷,为她修建了这座牌坊。

在歙县,除了斗山街这两座著名的牌坊,还有一个棠樾牌坊群,位于由黄山市市区前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途中,离黄山市屯溪区约26千米,离歙县县城约5000米的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

棠樾村的“棠”字主要有两解,一解为棠梨树,也叫作杜树,为高大乔木;二解为海棠树,为落叶小乔木。“樾”字是树荫之义。“棠樾”之义大概就是棠梨树或海棠树的荫凉之处。

这里一个古老的村落,自宋元以来已经绵延了800余年。该村的大姓鲍氏,他们的本源来自晋咸和年间的新安太守鲍弘。

棠樾鲍氏是一个以“孝悌”为核心、严格奉行封建礼教、倡导儒家伦理道德的家族。为此,在棠樾牌坊群内的牌坊共7座,明代的3座,清代的4座。

3座明代的牌坊坊为慈孝里坊、鲍灿孝行坊、鲍象贤尚书坊;4座清代的牌坊为鲍文渊妻节孝坊、鲍文龄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和鲍漱芳乐善好施坊。它们按忠、孝、节、义依次排列,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

慈孝里坊是为旌表元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

据史书记录载入,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两人杀一,请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鲍氏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

后来,明朝建立后,朝廷为旌表他们,赐建此坊。在此坊的横匾上镌刻“御制慈孝里”几个大字。

后来,明永乐皇帝听说此事后,还曾为鲍氏父子题诗:

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鲍家父母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

清朝建立后,乾隆皇帝也曾为鲍氏宗祠题联:

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秀江南第一乡。

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两字,横梁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显得颇为英武。额题上写着“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12个字。

据《歙县志》记录载入:牌坊的主人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

他的孝行感动了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又由于他教育子孙有方、被皇帝“荣封三代”,并特地为其祖父立坊。因为鲍灿的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所以皇帝赠鲍灿“兵部左侍郎衔”。

据说,棠樾的孝子特别多,甚至可以说鲍氏家族是靠“孝”繁衍壮大起来的。这与历代帝王都把“孝道”当做修身齐家治国的本质思想分不开。

棠樾牌坊群中的鲍象贤尚书坊始建于1622年。旌表鲍象贤镇守云南、山东有功。

据县志记录载入:1529年中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他曾经远赴云南边防,使边境得以安定,当地百姓还为他建了生祠以示感恩。因为秉性亢直,鄙视权贵,鲍象贤数次遭到奸臣的中伤,生涯几起几落。

但他一直抱持“官不择位”的思想,廉智自持,不计个人毁誉得失,一如既往地效忠社稷,在死后才被追赠加封为工部尚书。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向朝廷请命,修建了这座鲍象贤尚书坊。

此牌坊于1795重修,牌坊上写着“赠工部尚书鲍象贤”8个大字,是一座旌表鲍象贤的“忠字坊”。因其在两广击退倭寇立大功,所以,在此牌坊的两侧,分别还刻有“命涣丝纶”、“官联台斗”等字样,这是皇族赐予的平民百姓极高的荣誉。

鲍文渊妻节孝坊建于1768年。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而建。

此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四柱冲天,宽9、38米,高约11、9米。它是牌坊群自西向东第三座坊。坊字牌上有“节劲三冬”、“脉存一线”等大字。

据县志记录载入: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那个时候正遇上小姑患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她的老公去世,她立节守志,对前室的孤子鲍元标视如亲生,尽心抚养,直至其成家立业。鲍元标也不负母恩,终于成为清季著名的书法家。

年老之后,吴氏又倾其家产,为亡夫修了九世以下的祖墓,安葬好老公和族属中没有钱安葬的人。

与此同时,吴氏还尽心侍奉生病的婆婆至寿终。她在六十岁时辞世。

吴氏的举动感动了地的guanyuan,还打破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和其它相等的牌坊。尽管得此厚爱,但在牌坊额上“节劲三立”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人们一般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是永久不能平等的。

鲍文龄妻节孝坊建造完成于1784年,是三楼四柱冲天牌坊,宽8、75米,高约11米。它是牌坊群中自西向东的第五座坊。牌坊为灰凝石质,牌额东侧写“矢贞全孝”,西侧写“立节完孤”等大字。

据县志记录载入,江氏为棠樾人,26岁守寡后,“立节完孤”,把儿子集成培养成歙县的名医。

寡妇守节,培养后嗣,被宗法社会认为是最大的孝行,由于宗族是依靠血统来维系的。因此在江氏八十岁高龄时,族人为她请旌,建起了这座宛如其化身的牌坊。

鲍逢昌孝子坊建于1797年,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此坊结构为四柱三间三楼四柱冲天,宽9、8米,高11、7米。是牌坊群中自西向东的第二座坊。

此牌坊为灰凝石质,牌坊上无甚雕琢。字牌东面书“人钦真孝”,西面书“天鉴精诚”,下书“旌表孝子鲍逢昌”。

据记录载入,鲍逢昌的爸爸在明末离乱时外出多年,杳无音信。1646年,才14岁的鲍逢昌便沿路乞讨,千里寻父,最后终于在甘肃的雁门古寺找到了患病的爸爸。他为爸爸的背疽吮脓疗疮,并扶持爸爸回到家里。

一进家门,鲍逢昌又见妈妈病危在床,需要浙江富春山的真乳香医治,鲍逢昌又不远千里前去寻药。妈妈服用后果然痊愈,族人便说这是他“天鉴精诚”、“孝愈其亲”。后来,人们在他去世后,为他请旌,修建了这座牌坊。

鲍漱芳乐善好施坊建于1821年。这是棠樾牌坊群7座牌楼中位于正中间的一座,系为族表鲍漱芳父子“乐善好施”的义举而建造的。

此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当心间顶楼檐下嵌雕四周有龙凤图案的“圣旨”牌,当心间上层字板正背两面,均题刻有“乐善好施”4个大字,下层字板题刻有“旌表浩授通奉大夫议叙盐运使鲍漱芳同子即用员外郎鲍均”字。

牌坊两侧次间字板题刻有立坊人“礼部尚书穆克登额、礼部尚书胡长龄、两江总督百龄、安徽巡抚胡克家、安徽提督学政白铭、安徽布政司蒋继勋”等人之名字及立坊的时间。

据《歙县志》记录载入,这座牌坊的建造经过颇为曲折,是鲍漱芳先后花了几千万两银子做“善行义举”才换来的。

皖南歙县,被誉为“牌坊之乡”,据史料记录载入,歙县历代共建牌坊250多座,现存牌坊82座。它们或跨街而立,或矗立于村头,或建于祠堂、民宅之前,作为门坊。

棠樾牌坊群,是安徽省现存最大、保存完好的一处牌坊群。古代人们建造它,其作用不外乎是维护封建社会的“忠孝节义”思想。

因为这几个牌坊建筑气势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又与相邻的鲍氏男祠、女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而且与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形成珠联璧合的人文旅游格局,于是,前往观光游览的宾客,无不赞美叫绝,流连忘返。

单县百寿坊俗称朱家牌坊,位于单县城内胜利北街,1765年为翰林院赠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100个不同书体的寿字而得名。

此牌坊以青色鱼子状石灰岩构成,通高l3米,宽8米,四柱三间三层楼阁式建筑。

其独一无二之处是:坊座雕有8头矫健雄狮昂首远望,8条出水蛟龙绕柱回舞,额枋上饰满盛开牡丹,与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5只透雕仙鹤、次间上额枋浮雕的相对翱翔之鸾凤构成了具有无穷魅力之艺术佳作,寓意福寿万年、富贵无媲或喜上眉梢。

而百狮坊则俗称“张家牌坊”,被誉为天下第一坊,位于单县城牌坊街中段。因其夹柱精雕100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得名,寓有百事如意,百世多寿之意。

此牌坊是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全石结构,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间单檐,次间正檐,歇山顶,全部石砌。

坊座8根夹柱透雕群狮8组,大狮子狰狞峥嵘,小狮子环绕戏耍。每根夹柱前、左、右三面均浮雕松狮图。4柱和枋额上透雕云龙,其他部位也透雕加浮雕云龙旋舞,珍禽异兽、花卉图案。

无锡市华孝子祠四面牌坊,位于祠门前,俗称“无顶亭”。单间,牌坊呈正方形,木石结构,藻饰精美,系华氏宗族族表忠孝节义及科第的纪念建筑物,建于1748年。

四面坊是具有江南特色的一种古建筑样式,迄今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无锡仅此一座。

徐州市权谨牌坊坐落在徐州市内统一北街,又称“权氏祠堂”,始建于1427年,是徐州历史上唯一的歌颂封建礼教忠孝名人的纪念建筑物。

此坊初建于城西北隅池沼旁,1624年徐州大水,原建被淹。清顺治初年,地方官吏奉旨修建,将牌坊迁至统一北街,后又数次修复改造建设。

权谨牌坊由牌坊、大殿、配房三部分及三者形成的院落构成。牌坊坐西朝东,牌坊与祠堂的门楼合为一体,最东为牌坊,上有门楼,其龙凤板上书写“圣旨”两字,过道为3间,门额上有明仁宗旌表权谨的“天朝元辅”、“中原文献”、“忠孝名臣”12个大字。

大殿位于牌坊西,正殿门两侧红抱柱有清乾隆帝南巡御赐的金字楹联:

孝以作忠,品重先朝荣宰辅;

功而兼德,名垂后世耀门楣。

据说,此牌坊的主谨在徐州历史上,是一位以孝道著称的名人。

权谨,字仲常,祖籍天水略阳,明洪武初年随父迁居徐州,他10岁丧父,在母李氏的辛勤训诲下,刻苦读书,于明永乐初年被荐授为青州乐安知县。

10年后,他迁光禄寺署丞。后来,因其母年事已高,辞官归家,备尽奉赡。

妈妈死后,权谨守墓3年,朝夕哭奠,孝感朝野。地方郡守闻知后上奏京城,明仁宗皇帝遂传旨,令群臣效法,权谨也因此成为那个时候闻名的“孝子”。

权谨不仅是载入《明史》46名“孝义”的大孝子,也是那个时候才华出众的文人。权谨晚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在宫廷内担任过皇太子的老师,并参加过明正统《彭城志》的编撰工作,并为之作序。

权谨一直活至77岁,他去世后,明宣宗皇帝命地方guanyuan在徐建权孝公坊,以垂范名。

在我国,除了上面的介绍的这几个节孝牌坊之外,还有众多的为表彰我国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的类似牌坊。这几个牌坊上除了写有大量的颂扬文字外,还刻有不同形状的浮雕画面,为我国的建筑文化增加了光彩。

五:跪求古式牌坊大门设计图

仿古牌坊大门,仿古门楼【作者:老夏】,有时候亦称做古建牌楼牌坊,主要用于路口,大门,地标性建筑,标榜地方,功德。仿古大门依据跨度,样式,工艺,风格,彩绘,有许多样式。大体有如下样式,四柱三楼,四柱五楼,四柱七楼等。【作者:老夏。国家注册建造师,古建筑设计师,园林规划师】 以上仅做参考!

六:何谓昭陵规模之盛?

清初关外陵寝中,规模气势堪称关外诸陵之首的就是盛京昭陵。

昭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它不仅是清初关外帝王陵寝中具有表现性的一座,而且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时候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昭陵始建于皇太极病逝的崇德八年(1643年),同年九月第一期工程完工,翌年第二期工程告竣,以后又陆续在陵区增置石雕立象、立马、坐狮、坐獬豸、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个和望柱两个。顺治八年(1651 年),又从平地上以人工堆起一座土山,封号为“隆业山”,第三期工程结束,昭陵初步建成。从昭陵的建造情况看,陵为平地起建,工程浩大。从此以后清朝为了宣扬皇太极的文治武功并借以显示封建的威严,从康熙年间开始先后对昭陵进行数次的改造和扩建,直到嘉庆六年(1801年),昭陵的建设才算最后全部完工,前后历时长达一百五十九年之久。

昭陵正红门及两侧袖壁

昭陵平地为陵,坐北朝南,其建筑形制与福陵大体相同,但就其建造的规模来看,昭陵建筑则更加宏伟。以建筑艺术水平而言,昭陵的艺术水平也远在福陵之上。昭陵楼阁高耸,殿堂峥嵘,松柏葱郁,规模壮丽,它不但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汇了满族陵寝建筑的特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清入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陵寝占地面积为十八万平方米,平面布阵与布局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也其实就是三进院落的平面布阵与布局。三进院落的布阵与布局形式是明清陵寝制度的特征之一,在这种布阵与布局形式中陵寝由南至北依次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神厨、神库组成;第二个院落是祭殿和配殿;第三个院落是宝城和明楼。永陵和福陵的总体布阵与布局形式也是采用这种三进院落的布阵与布局形式。昭陵的主要建筑都分布于平面布阵与布局的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建筑采取对称形式分布,中轴线的最后边就是全部建筑的主体。

昭陵华表

努尔哈赤死后其陵寝建在了山水佳胜的天柱山下、浑河岸边,而皇太极死后其陵寝为啥却建在城北的一片平地之上呢?传说天聪三年(1629年) 皇太极亲率八旗兵偷袭明军把守的宁远城时,中了那个时候明朝的宁远守将袁崇焕设下的埋伏。皇太极落荒而逃,仓皇间马失前蹄,被甩了出去,跌得头破血流。明军在后面紧迫不舍。正在这时,天空中飞来了一群黑压压的乌鸦,将他的身子团团地围住了。追赶而来的明军远远瞧见皇太极躺在地上,四周乌鸦盘旋,便疑其已死,也就不再追赶了,皇太极因此得以死里逃生。从此,皇太极就把乌鸦看成了神物,并严令八旗官兵禁止射杀。皇太极到晚年时,为修筑自己死后的陵寝,曾派人四处探寻风水宝地。一天黄昏,皇太极带领众贝勒到盛京北郊行围射猎,正走着,只见一只野兔狂奔而过,便连忙搭弓驱马,奋力追赶。可那野兔左蹦右跳转眼间就窜入草丛不见了踪影。皇太极正在纳闷本人的宝马怎么连一只兔子都追不上的时刻,一片聒噪之声传了过来,他循声定睛一看,只见一片荒林之中有一个大土丘,土丘上落着一大群乌鸦。皇太极见此情景赶忙收箭入囊,心想我生前曾受此神物庇护,死后也当如此,于是掉转马头,率众人打马而去。十几年以后,人们便在那座乌鸦落过的大土丘上为皇太极建起了昭陵。

古时候封建帝王在陵址的挑选上注重和重视堪舆之术,都选择佳山胜水之地起建陵寝。昭陵的陵址所在之地亦有其的特殊之处,据地质专业人士考察,昭陵恰恰坐落在沈阳沙土和黄土分布带的分界线上,陵前是沙土,陵后是黄土,福陵的情形也是这样,如此的陵址地质特点说明那个时候的堪舆家们看中的就是这种地质情况特殊的“风水宝地”。

从神桥南下马碑到正红门是昭陵陵园平面布阵与布局的第一部分。

昭陵下马碑

下马碑是人们进入陵园后first of all映入眼帘的陵园建筑物。昭陵下马碑共有六座:玉带河北(今新开河北、北陵公园正门前约一百米处)二座,神桥南二座,东、西红门前各一座。玉带河北的二座,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诸王以下guanyuan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其他四座均用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刻着“guanyuan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昭陵的下马碑都位于陵道的左右两侧,它们是进入陵区的标志。在清代,凡是来此谒陵的文武guanyuan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在下马碑处下马步入陵区,以预示对墓主的尊崇之意。昭陵下马碑和福陵、永陵下马碑一样,原来均为木制,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的时刻,清代统治者为了炫耀“盛世”,乾隆皇帝亲自谕令将三陵的所有木制下马碑改用石制下马碑,并为昭示大清国的“一统同文之盛”谕示在石碑上镌刻满、汉、蒙古、回、藏五体文字。

华表顶部望天犼

矗立在陵道左右两侧的两根雕着飞龙和卷云的洁白晶莹的对称石柱,就是华表,亦称擎天柱或万云柱。昭陵神桥外的华表雕刻得非常漂亮壮观。华表通高约八米,柱身周长二米有余,立在一米高的须弥座上。柱身上雕刻着盘绕飞动的游龙和瑞云。华表四周有望柱和栏板,上雕方格图案。望柱系连固栏板的立柱,共有八根,在柱头上分别雕有狮子,各个姿态优美,活泼可爱。

在昭陵神桥外华表的柱头上各雕着一个面向南方坐着的石怪兽,只见它身披鳞甲,挺胸昂首,神态威严,这种怪兽名叫犼(音吼),人们依据这种立于华表顶端的石犼的姿态以及传说中它好望的品德性格,都叫它望天犼。望天犼往往两两成对地被安放在皇帝宫殿和陵寝前后,其中一对犼头向着皇宫或陵寝内,意在希望帝王不要久居宫内,提醒帝王走出皇宫外去了解世风、体察民情,因此这对犼之名字称之为“望帝出”;另外一对犼的犼头向着宫内,意在希望帝王不要耽恋山水,废弃政务,提醒帝王赶快回来处理朝政,因此这对犼之名字称之为“望君归”。华表柱为陵寝增加了几分庄严和威严。

昭陵石牌坊

陵道两旁左右有对称的一对石狮,在石狮的北面有一座三孔石桥,这便是昭陵神桥。此桥长四十米左右,宽约七米,桥面用规则的青石块铺成,光滑平整。桥洞为拱券式,造型优美,桥两侧皆有石栏板,每侧有栏桩竖立,中间以栏板相连,栏板石雕而成。其石雕图案简练、庄重、明快、大方。

昭陵石牌坊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全部用辽阳青石雕造而成,石质光洁,晶莹可爱。牌楼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檐下有仿木构斗拱,正脊及横枋浮雕花卉、飞龙;上下横枋之间镶嵌有透雕八宝、行龙等图案的栏板。四根柱脚上雕有坐狮四对,獬豸一对,均为圆雕。综观整个牌坊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华丽雄伟,巧夺天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是昭陵陵寝建筑中有表现性的一件石雕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清初石坊建筑。

石牌坊后边就是昭陵的正门——正红门。在此门前的东西两侧各有三间瓦房。东侧的三间瓦房是更衣厅,是皇帝谒陵进祭时更衣、洗漱的地方。西侧三间是宰牲厅,是祭祀时宰杀上祭用的猪、牛、羊的地方。

昭陵石牌坊细部

正红门是昭陵平面布阵与布局第二部分的起点,它和方城之间组成了昭陵平面布阵与布局的第二部分。正红门位于整个陵园的正南位置,是陵园的正门,它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高达数米,一抹朱红,铜钉铜环, 镶嵌其间, 红中带黄,气势辉煌。整个正红门是仿北京皇史宬建筑而成,雄伟壮观。红色大拱门上为一座单檐歇山式门楼,斗拱建筑由彩色琉璃构件组成。正红门三个拱门边上均有浮雕装饰,中门浮雕为二龙戏珠图案,左右红门为花纹图案,三个红门内侧各有一方门额。在正红门中门脊上有宝瓶一个,取宝瓶之音以示保陵平安之意。

在正红门两侧的砖墙称之为袖壁,壁上浮雕着五彩琉璃蟠龙,故此袖壁又称龙壁或龙砖看墙。袖壁长八点五米,高五米有余。上面的巨龙造型极其夸张,只见它昂首张爪,腾空跃起,身披坚甲,魅力四射,形象生动。在袖壁的两侧有红色缭墙相接,缭墙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方形围墙,将整个陵寝紧紧围绕起来。昭陵缭墙均用青砖砌成,其中南面墙高九尺八寸,东西墙高七尺八寸,四周长共四百九十五丈九尺。缭墙墙体覆以红土,故此又有红城之称。因为墙体为红色,因此在缭墙中所开各门也就以红门相称了,如正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东西红门是在缭墙东西墙正中位置开设的陵寝侧门,在东西红门的南北两墙之上也建有龙雕袖壁。整个昭陵缭墙秀丽迤逦,肃穆典雅,墙内原植有松树一千九百二十五棵。东红门迤东地方还铸有大钟一口,并盖有钟楼。按清代规定,皇帝谒陵时,行“展谒礼”开左旁门进出。行“大飨礼”时才开正门以供出入。

昭陵石象生立象

正红门之内是神道,这条神道是用长条的石板铺建而成。从下马碑起,一直通向陵寝后部的隆恩殿前,它事实上形成了全陵的中轴线。在昭陵的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石兽当中依次分为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各一对,共为六对十二个。这几个石雕兽群就是清康熙时道士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这首诗中刻画的“十二御林”。这几个“御林军”日夜拱卫着地下皇城的安全,也显示着皇家的威严。

在帝王陵前放置象、马、狮子、麒麟、骆驼、獬豸还有另一种讲究,说是陵寝中的明楼、正殿、城楼、碑楼正门为五级,象、马、狮子、麒麟、骆驼、獬豸为六兽,即所谓应五级六兽之说。

在昭陵神道两旁的石兽群前面还立有一对华表,华表柱身雕盘龙云水纹,通身白色,云板为墨绿色石材制成,顶部各有一个“望天犼”。头向陵里。华表底座呈八面形,上雕花纹,四周望柱和栏板各八,互为连接,栏板镂雕、浮雕,望柱上蹲有四个狮子和四个怪兽,每两个一组,隔组而设。迈入正红门环视左右first of all看见这一对华表,也让人顿生庄古板穆之感。

昭陵的陵园建筑与福陵大致相同,它的独到之处主要表此刻神道两侧的石雕群特点上。昭陵的石雕兽底下皆有高一米、宽一点五米、长二点七米的刻着如意吉祥花纹的须弥座,刻工精细,稳重大方。每对石雕兽间隔近十五米左右。石兽或坐或立,意态生动。石雕刻工极其精细,线条简练遒劲,富于一种韵律感,也呈现出一种质朴简洁、沉雄浑厚的艺术特色。石雕群在神道两侧自南向北每对之间距离逐渐递减,成为不明显的“八”字形,这就弥补补充了神道短促的不足,在透视感觉上,给人以纵深旷远之感,从而增添了陵园专有的幽静、辽阔、肃穆的气氛。

在昭陵石兽群北面的正中位置,有一座高大的碑楼,这便是有名的昭陵神功圣德碑楼。这座碑楼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玄烨第二次东巡时修建的。碑楼为方形重檐歇山式,四面各开设一个拱门,下有须弥座式台基,楼内为彩绘花藻井,中间竖立着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的“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此碑立于龟趺之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碑楼飞檐翘角,嵯峨壮观,特别是旁边有一对石柱相衬,就更加显得壮丽非常。

昭陵的神功圣德碑文出于康熙皇帝之手,为御笔亲撰。碑文共一千八百一十个字,以工整端庄的楷书体刻成。它以简洁的文字概括了皇太极的毕生,颂扬了他的文治武功。石碑通高五点四五米,宽一点九八米,重达十万斤,巍然矗立在龟趺石座上。

在昭陵的神功圣德碑楼的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两座三间青砖瓦房,这几个都是当年的祭祀用房。东侧南边的叫仪仗房,是皇帝谒陵时存放旗、伞等祭祀所用仪仗之物的库房,后为上祭最高guanyuan更衣休息之处;北边的叫茶膳房,是上祭时烹茶煮奶及上茶guanyuan休息之所。西侧南边的叫膳房,又称饽饽房(汉语称馒头),是上祭时造饭的地方,也是上膳guanyuan休息的地方;北边的叫果房,是上祭时准备土杂果品鲜货及上果guanyuan休息的地方。

在以上祭祀用房的北面就是隆恩门和方城。在方城的前门隆恩门前面甬道的两侧,当年栽有八棵松树,东西两旁各栽四棵,名叫站班松,亦称配松,这八棵松树就是俗称的“八大朝臣”。据说皇太极在位的时刻,曾有八大朝臣辅佐朝政。这八位朝臣都是满洲八旗的首领,他们分别姓佟、关、马、索、齐、富、安、郎,上朝时文东武西,各有四位分厢侍立。隆恩门前的这八棵松树,就是这八位朝臣的化身。

八大朝臣在皇太极生前辅弼朝政,在皇太极死后也要预示对他忠心耿耿。为了预示对八大朝臣的崇敬,清朝规定隆恩门前不得再栽种别的树木。就是在栽种这“八大朝臣”松时,也要由钦天监择定吉日,特派钦差前来栽种,以示敬重之意。

昭陵碑楼

皇帝生前有朝臣辅佐和军士卫疆征战,此外,还有三千六百名“内军”保护皇宫内院的安全。这内军里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内侍卫军,共有一千六百二十五名;一部分叫外侍卫军,共有一千九百七十五名。在皇帝驾崩之后,这凤栖龙盘之地自然也要有重兵把守。于是在这象征皇宫的方城之内,在埋葬皇帝的宝顶周围,植下一千六百二十五棵松树,以象征那一千六百二十五名内侍卫军巡守于方城。除了这些以外,又在方城之外如众星拱月一般,栽下一千九百七十五棵松树,以象征那外侍卫军的一千九百七十五位将士,因此栽种在方城之外的这一千九百七十五棵松树栽植时都各自成行。在清代,这几个栽种在方城内外的松树历年增减、迁退均须奏明皇上。

方城是昭陵的主要陵寝建筑,它与后面的月牙城及宝城紧密连接,形成了陵园建筑的主体部分,这个陵园建筑的主体部分也是陵园平面布阵与布局的第三部分。

方城的正门是隆恩门。隆恩门是由两扇朱漆大门所组成,每扇门上各有四十二枚铜钉和一个兽环,两扇大门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面大拱门。在门楣上方正中位置设有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的“隆恩门”三字立额,门额为黑底白字。在门额的两侧有琉璃龙雕,造型生动。大门的边上有花纹石雕装饰。隆恩门的上方是一座三檐歇山式的高大门楼,黄琉璃瓦覆顶,每层檐的四角均悬有风铃,门楼为彩绘斗拱,在门楼的檐脊上有琉璃兽装饰。在三层门楼的底层南、北两面设有供人登临的楼门,在二层和三层门楼的四面都设有木窗,周围出廊。据说当年在三层楼上设有金链四条,名叫“江山万代”,在民国年间被人取下,收归官府保存。以高大的隆恩门为中心,左右延伸成正方形齿状高墙。隆恩门建筑雄伟壮观,昔日在门楼的最高处向南眺望,沈城全貌尽收眼底。

走进隆恩门转身沿着门楼两侧的楼梯向上攀登,人们就来到了方城之上,在这儿沿着方城的马道环绕而行,方城内的景况便可一览无余。

昭陵方城是一座由大块青砖砌成的长方形的城堡,它的建筑规制和装饰情况与福陵大体相同。城墙南面高九尺八寸,东西两面均为七尺八寸,整个城墙周长为四百九十五丈九尺。方城除在南面的入城门户隆恩门上建有门楼之外,在方城的四角之上还各建有一座角楼。四座角楼均为二层歇山式建筑,较隆恩门稍矮,每座角楼的下层都开有一个拱门。楼内有木制楼梯可供登楼,在二楼的四面都辟有窗户,在拱角下悬有风铃。清人苗君稷在诗中所写“风嘶铁马白云霄”之句,就是指微风吹动时悬于檐间的这几个风铃铁片发出的悦耳响声。昭陵角楼是那个时候护卫陵寝的官兵警卫瞭望的地方,它也意味着帝王之威震慑于四面八方。昭陵的方城之上还建存雉堞,每个雉堞高一米有余,长近七米。在雉堞的中间设有马道,道宽五点四米,亦由青砖铺成,它的建筑情况与福陵相同,路面也是由外向里倾斜,可能其取意也是与福陵一样吧。方城内的主要建筑有隆恩殿和东西配殿等。

进入方城之后,迎面看见一座壮观殿宇建筑,这便是昭陵的正殿——隆恩殿。隆恩殿位于方城内正中靠北位置,它是方城内的中心建筑,是陵墓的享殿,既是用来供奉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神牌的地方,也是举行朝祭大典的处所。

昭陵角楼

隆恩殿坐落在宽敞巍峨的花岗石台基之上,台基为仰覆莲须弥式,平地起台是满族的一种风俗。隆恩殿台基高六尺,前部有月台,周围环以雕刻精美的汉白玉栏杆,其雕刻技法采用透空雕和突起浮雕的形式。这是为关内明清诸陵所不见的,显示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它在建筑艺术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除了这些之外,在台基的边上还设有石雕的龙头作为排水的出口,龙头雕造的巨口大开,很具神态,每逢暴雨降临之际,雨水便由龙头喷涌而出,极其壮观。这也是昭陵的一景。

昭陵隆恩殿须弥座石雕

昭陵隆恩殿全景

矗立在高高的台基之上的隆恩殿是一单檐歇山式建筑,殿顶以黄色琉璃瓦相覆,黄琉璃瓦正中镶有三颗琉璃宝珠。殿檐下有蓝地金字的“隆恩殿”题额一块,从左至右似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题额四周透雕金色的游龙。以隆恩命名是预示感恩受福之意。隆恩殿共为三间。四门八窗,周围出廊,共有廊柱二十根环殿而立,大殿为红柱、红门、红窗,窗棂剔透,梁架全部彩绘。殿内立有两根八角形立柱,梁架均以彩色游龙为饰,中间地方有大暖阁(又称寝宫或神阁) 一座,形似小房,前有门两扇,门环用赤金制成。阁内设有宝座、帷帐等卧具,均用黄色云缎制成。暖阁上部用黄云龙缎罩顶,名为“披庐帽”。大暖阁内又有小暖阁(又称佛龛),里面供奉着帝后两人的神牌。神牌为金黄色,高约二十厘米,上以黄缎罩之。大暖阁前有帝后的龙凤宝座两驾,其两侧还有两驾两妃的配座,以预示两妃居于配合祭享(或称配食) 的地位。宝座和配座的座垫皆以黄色云缎制成。宝座前边设有供桌,是用来摆放摆列祭品的。供桌前面有宝石烧成的铜胎珐琅香炉、烛台和花瓶五种供器一套,为乾隆年间所造,五供底座均以硬木为之,足皆为五,在五供的花瓶之中插有灵芝草。祭祀时,把两个神牌分别放在龙凤宝座上,帝后同案,摆供祭祀。此外,殿内还有福全椅二把,分列东西,朝灯四盏,棹四个,盛弓柜一个,龙毯六张。隆恩殿内的器物多为预示象征意义的装饰品。

昭陵隆恩殿

在隆恩殿前的台基上,有三路踏跺,中路为丹陛御路,俗名又叫“龙道”,是由一块长五点五米、宽近二米的巨石铺成。巨石上浮雕海水云龙纹,双龙在水中翻腾游动。精美华丽,这块石雕刀法遒劲,极富立体感。旧时不管何人均不准在上面行走。在隆恩殿的正门前还有顺铺长条翠石一块,长约七八尺,宽约三四尺,其色泽斑斓夺目。据说旧时在隆恩殿前西侧还有长方形蓝宝石一块,以往清朝的四品guanyuan即以这种宝石作为顶珠之用。隆恩殿四周所铺的地砖均为金矿石制成,俗称皇帝金砖铺地之金砖就是用这种金矿石制成的。这几个铺在正殿四周的金矿石每当日光斜照的时刻,熠熠生辉,不过了这景此刻却不易见到了。原来在隆恩殿迤东的地方有带眼见方的石头五块,名叫仗房石,满语名叫“夹细”。相传太宗皇帝生前作战时以此石搭盖仗房,因太宗爱之,故置之殿前以为纪念。又有人说过去每逢大祭以前,恐怕祭物一时不能齐全,所以先将祭物搬运来这里,放在棚内,此石即作搭棚之用。届时一声进祭,不致有遗误之虞。

隆恩殿两侧还建有东西配殿。东西配殿各为三间,形制与正殿相同,所以名为配殿是由于它是备用之殿,假如赶上正殿修缮的时刻,就要将帝后的神牌及其他用品移来这里暂时安放,直到正殿维修完工后,再将帝后神牌和其他用品归回正殿。

在昭陵隆恩殿后边,有一个由两扇门面组成的彩绘木门。这便是石柱门,亦称照牌。所以将此门叫石柱门是由于木门两侧有三丈多高的两根方形石柱,又由于门侧有石柱两根,因此也叫二柱门。石柱门的上面有一单檐,檐顶覆以黄色琉璃瓦,瓦当上有龙形装饰,檐的四角各立一琉璃兽和道人骑鸟的琉璃檐饰。石柱门唯有皇帝陵内才可设置,昭陵石柱门是清嘉庆年间增设的。有清一代,每当皇帝来此谒陵时,均须在此门后举哀。

在石柱门的后面是嘉庆年间增设的石五供。石五供有五种石制的供器排列在一面长条石上。长条石长一丈八尺六寸,宽五尺,呈白色,四周雕刻有装饰性花纹,它铺放在一个高约四尺的须弥石座上。

长条石上面所列的供器均以汉白玉雕成,中间的石鼎高约零点八米,上置一海水云龙纹石帽,石香炉上的两块黑紫色石帽是以端溪石制成。因五种供器均为石制,故称石五供。石五供是用来镇压地宫门的,地宫门就在它的下面,有隧道直通地下宫殿。每逢大祭时皇帝要在石五供前举哀告天。

昭陵棂星门与石五供

石五供北面是券洞门,洞门高二米,长二十一米,门为双扇朱红铜钉大门。洞门内壁呈红色。通过券洞门便可进入连接方城和宝城的月牙城。人们一进入券洞门之内便会感到阴风袭袭,回音阵阵,充分体验到皇陵的阴森气氛。穿过券洞门一进入月牙城,就会看见正面墙上的琉璃照壁,照壁与石柱门一北一南隔门相对。照壁紧贴着月牙城北墙而建,它高五米,宽五点八米,上面覆盖着黄琉璃瓦和琉璃龙砖。壁体呈红色,壁檐为绿色,上面雕有荷花和净瓶,在照壁的四角也雕有荷花。绿色的荷花叶与红色的壁底相互衬映,红绿相间,煞是惹人喜爱。据说此壁瓦上所雕制的花纹均有暗号,移启某瓦即能开启地宫门进入宝顶下面的地宫,当初是为了维修地宫内部而设的。然而这个暗号的jiguan位置及开启方法因为年代久远早已失传了。

券洞门之上设有明楼,此乃太宗文皇帝的碑楼。碑楼位于券洞门之上的方城城墙正中位置,为一重檐歇山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十五点三米。楼体为红色,上以黄琉璃瓦覆顶,八个檐角各悬一个铁马,上面立有瑞兽、鱼及道人的琉璃像。檐间有蓝色彩绘,上画金龙和其他花纹,中间立有一蓝地金字题额,题额从左至右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碑楼四面各开一个拱门,门以木栅为之。楼内立有一块用汉白玉制成的陵碑,碑高约六米,下以须弥座承之,碑额浮雕二龙戏珠,碑身从左至右依次以汉、满、蒙三种文字镌刻着“太宗文皇帝之陵,的字样。明楼内天井为分格彩绘,以“绿”为主色,使楼内更显肃穆庄重。此楼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后因失火,又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重建。后来又为雷火所烧毁又再次重修。昭陵明楼是全陵的最高建筑,崇楼巍峨,气势雄伟,站在明楼之上,可俯视昭陵全景。

在明楼的北面,有宝城与月牙城相连。宝城亦称“团城”,在宝城的中间是突起的圆形坟堆——宝顶,宝顶的接下来就是幽深的地宫,即皇太极与博尔济吉特氏的葬身之所。宝城和宝顶是明代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专有的形式,它的建筑方法是在地宫的上面砌筑起高大的砖城,紧接着在砖城内填土,直至形成一个高出砖城的圆顶。在宝城的城墙上建有垛口和女墙,形如小城,因它建在帝王葬身之处,故称宝城。宝城之上的土堆圆顶也就随之称为宝顶了。昭陵的宝城高二丈三尺八寸,周长六十一丈,周围是砖砌垛口和女墙,在两侧的女墙中间是马道,道面由外向里倾斜,马道是用大块规整的麻石铺成,宽约二点四米。在女墙的内侧有石砌的排水沟和竖井,竖井上有井盖相覆,颇似此刻城市道旁的“马葫芦”。每逢雨季则雨水顺着排水沟流入竖井,再经过排水管道流到宝城之外。昭陵宝顶高二丈,周长三十三丈。当初宝顶之上涂以白灰,辉煌夺目,“宝顶凝辉”被称为昭陵一景,现它已为黄土所覆盖,上面已是草木葱茏。据说宝顶上生有榆树一棵名为“神榆”,相传有清一代每易一帝,则此榆必发一杈,此树早已枯死不存了。(现有一榆树,为昭陵管理人员所栽。) 至于昭陵地宫的内部情况,因为史书上不记录载入,今天又没发掘,所以一直是一个迷人的秘密。

昭陵月牙城与明楼

宝城的后面是一座人工堆起的土山,清代统治者认为此山与长白山西麓相连而为一体,有所谓“包罗万象,统御八荒”之势,因此在顺治八年(1651年) 封此山为隆业山,以寓帝业兴隆之意。堪舆家那个时候也称此山为“ 靠山”,当地人也有叫作“ 龙冈” 或“ 龙脉”的。此山高六丈一尺,长一百五十一丈, 山上草木葱绿,翠鸟啼鸣其间,呈现出一派自然景色,很好地烘托了陵园的气氛,为陵园增加了不少的风采。

昭陵依山傍水,地势宽敞,建造的规模宏大,雄伟多姿,金碧辉煌;楼堞高耸,殿宇峥嵘,红墙绿瓦,异彩纷呈。布阵与布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其间松柏掩映,环境幽静。它是满汉文化交融而产生的独一无二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然而这样一座美丽的帝陵在清代一直是守备森严的皇家禁地。其陵山旧制与福陵、永陵大略相同。那个时候曾设有掌关防、尚茶正、尚膳正、内管领、武职总管等guanyuan掌管陵寝各项事宜。在陵寝周围设有红桩、白桩和青桩,以为界标,那个时候周围界址为二千五百六十丈。对劳动人民来说它是一种和神权的代表象征。在旧中国它也曾历经挫折。饱经沧桑。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著名的历史古迹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人民数次对昭陵进行修葺,使之受到妥善保护。1963年昭陵被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沈阳一处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