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万年历推算日柱干支法(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口诀诀窍)
请问:不查万年历,如何在手盘上算出出生日的天干和地支
天干地支
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之为“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到底是谁呢?
固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源头,但是到底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概在战国末年,根据各国史官长期沉淀出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所以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追溯于古巴比伦,在比较我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我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入咱们国家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起 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之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追溯于中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关于中国历发,知道年月天干地支,怎样推算日的天干地支,不要查万年历。。。
今年是庚寅年,往下推吧
怎么算日柱?
方法一:日柱(出生当天的天干地支)
日柱的时间界限为每一天的两个23时,例如,某某年4月9日出生,那么日柱的开始时间为4月8日23时开始,9日的23时结束。
1、以甲子为1。1
天干数:甲1 乙2 丙3 丁4 戊5 己6 庚7 辛8 壬9 癸10(0)
地支数: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0)
2、计算公式
{ (公元年数-1)×5+(公元年数-1)÷4+当年日数} ÷60
将所得余数÷10,得出的余数作为天干序数
将所得余数÷12,得出的余数作为地支序数
注意和提防:需要慎重考虑当年是否闰年,假如是闰年则二月份为29天。凡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为平年。
举例:
例如:2008年3月1日的干支:
{ (2008-1)×5+(2008-1)÷4+61 }÷60
(1月31天,2月29天,3月1天共计61天)
=(10035+501(取整)+61)÷60
=176……37
求天干:37÷10=3……7(庚)
求地支:37÷12=3……1(子)
所以,2008年3月1日的干支为庚子
方法二:农历求日干支,春节这天的干支数为1
first of all需要知道春节当天的干支,还要知道当年每一个月的干支有大小之分,打比方说农历大概为30天,小月为29天。
计算公式:
当年日数÷10的余数是日干
当年日数÷12的余数是日支
例如: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
是戊子年,春节的干支是丁丑,以它为1,正月大为30天,二月加两天,共32天。
那么如下:
求天干:32÷10=3……2(余数以丁为1,那2就是戊
)
求地支:32÷12=2……8(余数以丑为1,那8就是申)
所以,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就是戊申
不查万年历,怎样确定日干支
天干:甲4 乙5 丙6 丁7 戊8 己9 庚0 辛1 壬2 癸3
如:1975年尾数是5就是乙年,一次次类推
地支:子4。寅5。辰6。午7。申8。戌9,丑10。卯11。巳0、未1。酉2。亥3
换算:1975除以12所得余数在地支中找
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的排算方法是如何的?
求八字中日柱最简单容易的推算方法是什么?
具体公式如下: (年的后两位*5+年的后两位/4+9+阳历日子数+单月(0)+双月(30)+月调度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