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易经乾为天卦象详细解读(易经乾为天卦详细解读)

风水大全 国学 02-14

一:易经第1卦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求解)

没有意外兑得

先看卦,乾卦有六爻,即: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 若 历,无咎;

九四,或跃 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 群龙 无首,吉。

若从乾卦整体来看,乾卦天道刚健,运行不已,无限生命力。正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但假如单看哪一爻的话,其实也就是说也是有好有坏的。

如,初九,潜龙勿用。为啥要“潜龙勿用”呢?这是由于它的具体位置在乾卦的最下面,局位低卑。因此你不要急,“潜龙勿用”,慢慢来,时候到了,自不然就有机会的。

紧接着是“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龙出此刻地上,适宜见到大人”。“大人”就是有德行,有地位,有本事的重要人物。就像一个大学毕业生,在20岁以后到30岁之间,他本身是个人才了,但经验还不够,这时就得有人来赏识你,帮助你。不过不要忘了,别人再怎么赏识你,你的具体位置还是“九二”。若到了九三,就也许会有危险,但是不可能有灾难。由于“九三”卦处“下乾”与“上乾”的交接之处不居中位。正是:“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处于两可之间。所以君子要“终日乾乾”,顺应时机,随时保持警惕,固然还也许有危险,但最终断然不会有灾咎。

“九四”“或跃在渊”的处境可能更差一些。由于“九四”卦处中间位置,“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上下无常,进退无恒,所以“或跃在渊”。其实也就是说“或”也有疑惑之义,是指多方置疑,仔细审度,谨慎周旋,所以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意思是说:龙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审时度势,即便有违而进,断然不会有灾难。

到了九五就不一样了,普通人都很喜欢“飞龙在天”。是最有利的状况了,在上卦的中间,可以统摄全局。到了“上九”也是不太好。“亢龙有悔”“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愚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而“用九”“见 群龙 无首,吉”。大约是对以上爻辞的汇总。“群龙 无首”代表一往平等,由于乾卦六爻皆阳,都充满活力,刚健不已,有无限可能。

所以占卦占到乾卦,应该放心大胆去做,只要留意谨慎,有厉也无咎。

二:周易中,乾卦的卦爻象、卦爻辞及其意思为什么?(300-500字)

。日常言论讲究诚信,日常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此刻大地上,能够起到好作用的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显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固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这有什么含义?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时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固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这有什么含义?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一直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原因。有时奋进,有时退隐,一直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原因。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准备着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能够起到好作用的会见贵族王公。”这有什么含义?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 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有什么含义?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无人民,有才德的压抑在下层,不可能得到他们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 【注释】 ①遯,本作遁,逃遁。闷,烦闷。遯世无闷,犹言甘心隐居,无所烦闷。②两庸字,李鼎祚说:“庸,常也。”庸言、庸行,犹言日常的言行。③闲,《集解》引宋衷曰:“闲,防也.”④善世而不伐,善,这里用如动词。善世,獬青明导世人向善。伐,夸耀。不伐,犹言不自称其能。⑤知至至之,前至字,名词,发展。后至字用如动诃。⑥今本无“言”字。阮元曰:“古本足利本与下有言字。”《集解》本亦有言字。依文意有言字是。今据补。几,《系辞》下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即今所言事机、预兆。⑦知终终之,前终字,名词,结果。后终字,用如动词。 【原文】 “潜龙勿用”,下也①。“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②。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是说有才德的君子压抑于底层。“龙出此刻大地上”,是说君子暂时隐伏等待时机。“终日里勤奋努力”,是讲君子刻苦修身自强不息。“也许跳进深潭”,是讲君子投身社会自我考验。“龙腾飞在天”,是讲君子获得地位治国治民。“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是讲事业极盛必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是讲天下安定。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下也’二字,意不完整;且与下文‘时舍也’、‘行事也’等句结构方式不同;‘下’字上疑脱‘处’,字。王弼注:‘潜龙勿用何乎?必穷处于下也。’似王本原有‘处’字。”②穷,极限,穷极。穷之灾,犹盲事物进展到极限,必遭穷困之灾。 【原文】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①。“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②。“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③。“亢龙有悔”,与时偕极④。“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初九阳爻居下位,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龙出此刻大地上”,阳爻上升一位,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终日里勤奋努力”,阳爻再进一位,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也许跳进深潭”,阳爻又升上一位,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变化。“龙飞腾在天空”,阳爻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象征时值金秋,天的功德已圆满完成。“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阳爻上升到极限,象征阳气极盛,将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阳爻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面旺盛,六爻全阳,将尽变为阴爻,从而展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 【注释】 ①文,纹章,此处讲草木生发,大地锦织有文采。明,明媚。②革,变化。乾道,天道。③位乎天德,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此位又称天位。此爻是全卦之主爻,集中展现了天的品德属性。④偕,《说文》:“偕,俱也。”与时偕极,犹言阳爻依次上升,阳气依时旺盛,一同达到了极限。⑤天则,天的金科玉律。 ’ 【原文】 乾元亨者①,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②。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译文】 《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好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所谓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六个阳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分布着云彩,降洒着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注释】 ①王念孙说:“乾元下亦当有亨字。”此说是,今据补。②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犹言周流错综于六个爻位之问的阴阳之爻,发动舒展,沟通体现出天道、地道、人道的情状。 【原文】 君子以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①,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②,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③;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君子以养成自己一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一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潜”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己一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易经》说:“飞龙出此刻大地上,能够起到好作用的会见贵族王公。”这便是说显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之寓意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固然险恶,还没有灾难。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故有“也许”的讲法。“也许”这个词就是预示迟疑。但没有灾难。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不必说人呢?更不必说鬼神呢?“亢奋”这个词意思是,自以给自己的事业只会发展不会衰败,只会存在不会消亡,只会胜利不会失败。也许只有圣人才能知晓进退存亡的相互联系,恰当地把握它们互相转化的关系,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重刚而不中,九二阳爻为刚,九三阳爻为刚,因此讲“重刚”。九三不在上下卦的中位,因此讲“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上卦中位即第5爻为天位,下卦中位第2爻为地位,九三之爻即不处上卦中位,又不处下卦中位,因此讲,“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田,即指地位。②中不在人位,下卦上位,即第3爻,为人位,九四之爻固不在人位。③合,配合,一致。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乾卦的总体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总体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宇宙自然的金科玉律来讲,天道之刚健有力与地道之柔顺宽柔双向互补,协调并济,共同促成了万物的化生,就人文的价值来讲,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也是两种应当具备而不可或缺的品德,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于是,乾坤并建,作到刚而能柔,柔中有刚,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而形成一种中和之美,是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从事实际的运作所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但是,能有谁至阳又至阴?

乾卦解析人生六道坎儿

作者:乾泉 孔子在《论语》中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结合今天,从《参考消息》北京版,看见《人生的6个坎儿》一文(黑色部分),觉得与《易经》的乾卦基本原理一致,故摘录解析之以共勉。人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到死亡,就那么几十个春秋。亦即那么几个“坎”,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 A、二十岁之前谈梦(见下图π/6 ) 人自母体分离出来,初谙世事至少要十四五年,而初谙世事并不象征着成熟,许多想法都很浪漫,有些近似童话。所以,这个季节经常做梦,梦到自己会飞,梦到自己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也常常与现实离题万里。在这一段花季年华里,所有的都是浮动的,所有的都是彩色的。 《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什么是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乾泉:青春花季,心中有梦,志当存高远,潜心学习,潜龙勿用。 B、二十岁以后谈理想(见下图π/3 ) 二十岁是迈入大人行列的第1道门坎,以前的彩色梦幻渐渐淡化,从实际面前,开始走向成熟,也开始有了人生的目标。但二十岁的抱负却又气吞山河,有些不切合实际。所以,我们说人到二十岁已经长大了,但绝对不象征着已经成熟。也就是说,二十岁时,已经有了向前跋涉的目标,少了许多梦幻色彩。 《文言》: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什么是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乾泉:立志成材,科学规划事业目标、生活目标、职业生涯目标,乃“见龙”也。 C、上了三十岁谈责任(见下图π/ 2) 三十而立于今人来说也许为时尚早,以现在的人的平均寿命计,人生尚未过半,少年得志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但三十岁已是成熟的人了,至少已经确立了本人的人生坐标和基点。在这阶段,许多的重担会压在你的肩头,你无可逃遁也别无选择地要背着这几个重压向前走。人生由此便多了一种沉甸甸的东西—责任,因之人生的内涵也丰富起来。出嫁了需要有个爱巢栖息爱情,儿女出世了要拼力哺育,爸妈老了要尽赡养之责,还有,工作的担子也加重了……这一切责任,都得三十岁的你一个一个地去履行,没人能够替代你。这一时刻,一切言谈行为都变得那么实在。 《文言》: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什么是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乾泉:人生充满各种诱惑尤若暗礁,一定把握航标,乃责任尔。乾龙乃善于把握方向之龙也, D、四十岁谈事业(见下图2π/3 ) 迈过三十岁的沟坎,人已如日中天了,现在有志者已经事业有成,即便是平凡之辈,积蓄也开始殷实。人的生理心理也已熟透,万事皆有主张,一切责任也由于时光流淌而减负了。也许爸妈已经过世,儿女也快自立。这一时刻,人通常会像爬上一道高坡一样,长长地舒口气。然而当回头看时,才发觉前些年给自己活得太少。因此,发展自己便成了这个阶段的主旋律。 《文言》: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什么是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乾泉:“上下无常,非为邪也”乃善于应变。“进退无恒,非离群也”知进知退、进退自如,“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善于捕捉机会,大展鸿图,正当其时。

E、五十岁开始谈经验(见下图5π/6 ) 古代人们道“五十而知天命”,现在对于人来说应该是尘埃落定的时刻了。优胜者已经胜出,淘汰者已经出局。那么,优胜者便领受被敬仰的风光,淘汰者也只好独尝出局的悲哀。不管优或劣,都会清楚明白成败的缘故。而大局已定已难更改,优胜与淘汰的汇总成了宝贵的经验,化作了后人的财富。 《文言》: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什么是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乾泉:人生已有积累,发挥已有经验和资源优势,“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精诚团结,则定会“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F、六十岁以后谈往昔(见下图π ) 衰老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金科玉律。人老了就力不从心了,即便想宏图大展也难于展翅了。现在的成功者可以享受他自己创造的成果,失败者也只好独饮他自酿的苦酒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也好,蹉跎毕生不堪回首也罢,岁月刻在本人身上和心上的痕迹是无法抹杀的。夕阳苦短,来日无多,不再思想前景的辉煌,但回首昔日的风光或坎坷,多少能激活生命的潜力,保持旺盛的活力。 一辈子就这样走过来了,无论辉煌还是平凡,都得一个一个坎地迈过,当然,如何迈,迈得成功与否,听听人们六十岁以后的诉说就知分晓。 《文言》:上九曰:「亢龙有悔。」什么是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泉: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美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乾卦之炒股、炒解释 潜龙勿用:趋势不明朗时不要操作。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趋势刚出现时能够起到好作用的做长线。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趋势确定后更不要放松,警觉才不会犯大的错误。 或跃在渊,无咎:有时会回调,不会作用与影响大趋势。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趋势相当强劲时可以大胆操作。 亢龙有悔:趋势到极限时,就会反转。 见群龙无首,吉:当市场上没有庄家时就好了。

原文

第1卦 乾 乾为天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什么是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什么是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什么是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乎。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也,可与几也。知终终也,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什么是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什么是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平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什么是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尔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起明,与四时合起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三:周易中的上乾下离卦怎么解??

第一3卦天火同人(同人卦)上下和同

中上卦

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四:《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预示什么意思

乾天坤地,离火坎水,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在家族中乾坤代表爸妈,震长子,坎中子,艮小子,巽长女,离中女,兑小女,满意请采纳,不太算满意请继续追问。

五: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能够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啥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意味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见事物的根本,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能够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能够起到好作用的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最终获取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啥悔恨;这是君子所拥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拥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取得成功,光彩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啥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相信别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更多阅读: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着重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作用与影响的《易传》。《传》蕴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己一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尚,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本人的行为能给人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推算方法,其中最能展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六:故事演易:周易六十四卦详细解读的内容简单介绍

《故事演易:周易六十四卦详细解读(典藏图文本)》在对《周易》原文进行简要讲解的同时,穿插了一些历史故事和咱们国家的传统名画。长久以来,《周易》被公认为是一部与卜筮有关的古老著作。事实上,“易”就是“容易”之义,《周易》不过是那个时候通行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教科书而已。

儒家在《周易》的基础上纂集而成的《易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倡导封建思想来与倡导人本主义的墨家进行论战。人本主义是现代思想的意识核心,所以墨家败给儒家是与历史的阶段性与有限性不可分离的。正所谓由于《易经》的出现,儒家才得以扭转了本来不利的局面,因此在以后的儒家学者便极力地掩饰《周易》的本来意图,将其作为传播儒家思想的工具来使用。

《周易》中以《乾》、《讼》、《归妹》等十四卦主讲;以《蹇》、《困》、《解》等十四卦主讲处世哲学,这是所用篇幅最多的两个部分。其余的便分别讲述了农牧、医疗、军事、礼仪、建筑、工业、商业、冶金、信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可以说《故事演易:周易六十四卦详细解读(典藏图文本)》在卦、爻辞的释读解义上是立意鲜明、看法独一无二的;故事解说也是很容易懂,慧在其中;64幅配图更是寓意深刻,妙会无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添一些趣味性和可读性,用以展现《周易》是“教材”这一主旨。囿于我们的水平,缪误之处还愿家人们谅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