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相生相侮相乘(五行相侮的次序)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解法
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五行运动中的五种物质,五行讲的是这五种物质以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的各自特性:金曰从革,木曰曲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曰稼穑。从而引申为凡是沉降,萧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物质,都归属于金,凡是条达,升发,舒畅等性质或物质归属于木,水的特性是下行,滋润,所以凡是下行,滋润,寒凉闭藏的物质都归属于水,火有宣发,宣通的特征,凡是具有温热,向上特性的物质都归于火。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克,为制约,抑制克制之意,五行相克,有“所胜”与“所不胜”两方。打比方说:金克木,木克土,在这儿金为木的所不胜一方,而土为木的所胜一方。五行相克,本是在多数情况下的相克,以制约各行保持五行运运的平衡,但也会出现制约太过或不及的现象产生,这便是五行运动有偏差,出现病理现像了,这样的状况下就叫相乘。乘为欺凌之义。打比方说金克木,多数情况下,金克木,金制约着木,可是假如金太过强大,木本来无不足,金克制太过,超出正常的情形,不仅克制着木,而且会致使木的不足。这就叫金乘木(亦即金太欺负木了)。假如克制不及呢,还是以金克木来说,多数情况下金克制木,假如木气不足,固然金处在正常克制的水平,但木仍然受不了金的克制,这叫木虚金乘。五行相乘与相克在次序上是相同的,但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在五行运动处于多数情况下的相互制约,相乘是一种不正常的制约现象。 五行相侮:侮为欺侮之意。五行相侮指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的反方向克制,又叫反克,或侮。还是以金克木,木克土来说明。本来金克木是正常的制约,可是假如金太弱,而木太强盛,金不仅不能克制木,反而受到木的反方向克制,这是由于太过所致的相侮。这里叫木侮金。假如是不及所致的相侮,假如木太弱,这时不但金来相乘(亦即来借机欺侮,这时金在多数情况下的克制),而木所胜的一方土也借机来反欺木(这叫人善被人欺,木太弱,土平时是被木克制着的,这时也反克之)。这土侮木。 以上这么多费话,说的就是下面的道理:相克是多数情况下的相互克制与制约。相乘是一行过于强大,对所胜一行的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以及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抗所不胜一行的正常限度的正常克制。相侮是一行的过于强大,致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但不能克制它反而被所胜一行反克,或者一行的过于虚弱,不仅不能正常克制平时所胜一行,反而被所胜一行反克。如金克木,木克土。假如木气过于强大,不仅金气不能克制木气,反遭木气所伤,或木过于虚弱,不仅不能正常克制土,反遭土克。 一句话: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我们仍以金克木,木克土为例,指的是木气有余,除了克制了平时所克制的土,还反向克制了金),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木气不及太虚弱,木还受到金的变相折磨),已所胜轻而侮之(平时所克制的土会轻而易举反过来克木)。 五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关系就是母子相及,这里及叫连累之义。举个例子,用木生火来说明子病累及母的道理,这里木为母,火为子。假如火病了,火太旺,肯定会过多地损耗木,会致使木的不足,而木不足,不足以来生火,就会木火两败。用水生木来说明母病累及子的道理,假如水不足,不足以生木,木势必要枯竭而渴死,假如就是两败俱伤,水竭木枯了。以上是我所理解的五行运动及及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从实际生活之中有没如此的例子呢?以我女儿为例,我女儿脾气很大,这在医学上应该是肝木之气太旺,依照五行的道理,金克木,木克土,她木气太旺,一方面会木乘土,所以她脾胃一直一来都不佳,另一边木气过于强盛,金气根本克制不了木气,反遭木气所伤,因此我女儿经常会咳嗽。金气不能很好地收敛下沉,所以肾水封藏不及,肾水之中相火不能很好地被滋润,会致使相火上炎,在上则为舌头尖上常年有小红点,火气太旺所致。火又是生土的,但火气过于旺盛,则会借机乘土,又会伤到脾与胃。土本虚弱了,那里生得了金?因此我这个孩子一身的病,不是今天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五行 是怎么相生相克的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举例说明五行的生、克、乘、侮含义
举例说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含义,篇幅蛮大的,自己看链接吧。
五行中的相生相克
(一)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 五行相生
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在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称为母子关系。以木为例,因为土生木,而木又生火。亦即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母。

2、 五行相克
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在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 五行制化
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关系。《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相生太过,就必须克制,因此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为害。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五行的反常生克
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致使反常的生克关系。常见的有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 相生太过
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绝对会亢盛为害。例如水气盛,生木特旺,木偏亢,若为金气及时有效制约,必致使过克与反克,亦即乘土侮金。同时,木气偏旺,生火也偏亢,致使火气上炎。
2、 相生不及
五行任何一行虚衰,必将引起两种相生不及的异常变化。一种是母病累子,例如火能生土,若火母不足,则土子也不足,结果火衰土虚。另一种是子病累母,例如木为水之子,若木气久衰,势必下损水母,终至母受子累,木枯水竭。相生不及也必将致使乘侮异常。
3、 相克太过
相克太过又称为相乘,简称过克。乘是乘虚侵袭之义。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度克制“所胜”行的状态。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气偏亢则会过度克制此气之“所胜”。例如,金气偏亢,必乘木;火气偏亢,必乘金;土气偏亢,必乘水。另一种是某气为正常水平,而所克之气过度虚弱,此时某气正常的克制就成为了一种相对过度的克制,也称为相乘。例如,水本克火,若火气过衰,则水气虽未偏亢,而已造成过度克制火气情况,称为火虚水乘,同样还有土虚木乘、木虚金乘等等。
4、 反克
即相侮,又称反侮。侮有持强凌弱之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反向克制“所不胜”行的状态。常见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气有余则会反向克制其“所不胜”行。例如,木其偏亢,必侮金;水气偏亢,必侮土;金气偏亢,必侮火。另一种是某气处于正常水平,而“所不胜”之气偏衰,此时某气原本正常的被克制反而成为了一种相对强盛的反向克制,也称为反侮。例如,木本克土,若木气偏衰,此时土气固然为正常水平,仍可抽象由被克制变成反向克制“所不胜”之木的状态,称为木虚土侮。同时还有金虚木侮、水虚火侮等等。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而形成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异常: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反向的克制现象,而形成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两者之间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总的来说,五行中任何一行的生克制化异常均可表现为相关行的生克反常。相生太过与相生不及均可引发相关下的相乘或相侮。这4种生克反常实质上是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举例说明五行的生、克、乘、侮含义
举例说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含义,篇幅蛮大的,自己看链接吧。
五行中的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亦即母子关系。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